早前美國一年一度的E3遊戲展中,三大遊戲機公司任天堂、Sony及微軟分別為其遊戲機推出新功能,但Sony的Playstation3(下稱PS3)新出的觸感控制器Move,市場反應指像Wii控桿,欠缺新意,加上微軟推出不需要使用控制器的動作辨識硬件Kinect,令續走「中間路線」的Sony新產品Move不被看好。
Sony在E3的發佈會推出的觸感控桿Move,恍如加強版的Wii控桿,相對於微軟推出毋須用控桿、僅憑一個鏡頭感應用家肢體來玩遊戲的Kinect硬件,PS3驚喜欠奉。PS的市場業務副總裁PeterDille表示,Move能感應細微動作,當你玩即將推出的Move遊戲《魔法》(Sorcery),便能體驗該功能。有與會者指,Move用後感較Wii及微軟的Kinect更佳,問題是,Sony未必能提供大量類似質素而又適合Move的遊戲。
自家研發遊戲較優
根據MFGlobal的報告,PS3系的遊戲只有25%由Sony開發;相反,任天堂主機75%的遊戲是自主研發。Sony欲推新遊戲平台元素,但在自主研發遊戲不多的情況下,較難確保有足夠數量的遊戲使用和支援Move。相比之下,任天堂在Wii遊戲軟件市場佔有領導地位,在推動遊戲平台本身和策動未來方向,有較大的影響力和主導權,有利於任天堂在遊戲主機市場競爭。
Move亦未能為PS3帶出一個鮮明的市場定位。06年任天堂推出與傳統概念不同的Wii,藉紅外線感應控桿帶領玩家走入遊戲之中,加上其遊戲簡單,成功吸納傳統遊戲迷以外的市場,令遊戲機市場分成針對一家大小(Wii)及資深用家(PS3、Xbox360)兩種。同年,Sony推出PS3,延續其電器生產商的傳統,不只以「遊戲」作賣點,定位為家庭娛樂中心,主機擁有Blu-ray、電影下載及互動連線等功能。
功能多欠重點
兩者推出初期反應不相伯仲,不過時間一久,PS3暴露其欠重點的弱點,卡在Wii及Xbox360中間,令其銷量大落後。PS3至今賣出2500萬部,落後於XBox360的4000萬部及Wii的7000萬部。
MFGlobal分析員JayDeribaugh認為,與任天堂相比,Sony製造遊戲機時,慣於不只着眼於遊戲,例如DVD影片播放是PS2流行的主要原因,他認為,PS3銷情呆滯的原因是消費者對其功能感到混亂,相反,任天堂遊戲機則鮮明得多。
話你知:PS首將遊戲機融入電器
80年代,當時的遊戲機一哥任天堂希望改用CD,找Sony合作,最後因合約條件談不攏而拉倒,錯有錯着,令Sony覺得遊戲機市場大有可為,成就了Playstation(下稱PS)的王朝。
當年PS的最大突破,在於把遊戲機從玩具變成電器,並加入播放CD功能,成功改造世人對遊戲機的觀念。
PS成為首款銷量逾1億部的家用遊戲機,而發售期更長達11年。第二代的PS2,由於可兼容PS的遊戲,再加上DVD影片播放功能,面世5年零9個月便賣出超過1億部的驚人佳績,同時亦直接導致另一主機生產商世嘉開發的Dreamcast大敗,從此不再製造遊戲機。
Sony希望再創歷史,將PS3定位為多功能的家庭娛樂中心。可是PS3不再兼容舊機遊戲,令昔日儲下的資本突然無以為繼。而今天的對手微軟及任天堂的市場定位明確,令PS3失色不少,製機成本又高企,Sony行政總裁HowardStringer不諱言,每賣出一部PS3都會虧本,這說明了PS3的困局。
遊戲機E3晒冷
E3遊戲展是一年一度於美國洛杉磯舉行的大型遊戲商業展覽,只向電子遊戲業界業內人士及記者開放,大型的遊戲參展商會於E3公佈及示範即將發售的新產品,而2010年度的展覽已於6月18日舉行。
微軟XBox新配件Kinect,是一個可感應玩家全身甚至聲音的裝置,追蹤玩家的四肢,進行運動、槍擊等遊戲,微軟為Kinect推出了不少遊戲,其中包括虛擬寵物及賽車遊戲。
Playstation3的新手掣Move是為體感遊戲而設,玩家揮舞手掣控制遊戲,概念與Wii的手掣相似,但Move性能較強,更可與PlaystationEye配合使用。
任天堂N3DS是全球首部支援裸眼立體3D遊戲畫面的手提遊戲機,毋須佩戴眼鏡便可觀賞3D畫面,亦加入動作感應器,上屏幕增大,及增加兩個30萬像數鏡頭,可拍攝3D照片。
《科技網絡》版逢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