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外儲非越多越好

外管局︰外儲非越多越好

【本報訊】中國外滙儲備組合與其變動策略一直為市場關注。中國外滙管理局昨以外滙管理政策熱點問答為題刊登新聞稿,提到外滙儲備不是越多越好,中國不追求大規模外滙儲備,也不追求國際收支的長期順差。

充足外儲利抗危機

討論外儲支援國內經濟發展需要澄清兩個問題。首先,外儲不能無償使用;外儲不同於財政資金,是人民銀行用人民幣在國內外滙市場上購買外滙形成的,對應着人行的貨幣發行和人民幣負債,如果無償分配使用,將會影響人行資產負債表的平衡,並帶來通脹壓力,影響經濟和金融穩定。其次,外儲在形態上是外滙,主要用於對外支付。如果用於國內,就要二次結滙換成人民幣,再次增加貨幣投放,加劇國內流動性過剩矛盾。
外管局稱,當前充足的外儲為中國穩定的金融環境提供了保證,而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就充份證明,充足外儲提升中國有效應對危機的能力。
外管局指,中國外儲中有美元、歐元、日圓等主要貨幣,也有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是一個分散的貨幣結構組合。而外儲中的貨幣結構是為對國外經濟交往服務的。
外管局公佈截至2010年3月底,中國外債餘額為4432.36億美元,較去年底增長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