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品牌 盼超越Nike雄霸中國李寧:8年內做一哥

重塑品牌 盼超越Nike雄霸中國
李寧:8年內做一哥

【本報訊】李寧(2331)日前宣佈,更換使用了逾20年的標誌,並劍指中國運動品牌第一的寶座。李寧行政總裁張志勇表示,集團最新目標是用8年時間,摘下中國運動品牌市場佔有率最大的龍頭位置,並維持於下一個5年計劃才大舉進軍海外的部署。
記者:陳健文

李寧日前於北京舉行一個長達三小時的新標誌發佈會,會上除了介紹新標誌外,主席李寧、張志勇及一眾高層,均有出席並講解集團未來戰略部署。張志勇於發佈會上指,預期10年內中國一定能產生出多個世界級品牌,有信心李寧可躋身其中。
張志勇說:「集團相信日後出現的中國國際品牌將不只一家,李寧希望能成為其中一員,故集團選擇於此刻更換標誌及為品牌進行重塑。」他更指出,內地運動用品市場增長幅度、由08年時逾30%放慢至今年預測的15%,料日後競爭只會有增無減,這亦是另一個選擇於此時重塑品牌的原因。
有證券行報告指李寧已超越adidas、成為內地運動品牌第二位,張志勇對此不作評論,只表示集團目標是在2018年成為中國第一。中華全國訊息中心調查顯示,按營業額計08年李寧市場佔有率約17.14%,Nike及adidas約為25.09%及23.44%。

銷售點料增至8000家

張志勇指為配合品牌重塑,早在去年底已於北京及天津開設了小量第6代店,雖仍是售賣未更換新標誌的產品,但銷售表現理想。他預期,年底時第6代店總數可達500家,明年增至3000家。目前李寧共有逾7200個銷售點,計劃年底會增至8000家。
集團沒有披露重塑品牌的額外支出,首席財務官鐘奕祺補充,今年廣告及宣傳支出,將維持於營業額的約15%水平。

2014年始力拓海外

張志勇則重申,更改標誌與開拓海外市場無關,今年仍是國際化前的準備階段,待2014年至2018年才會全力出擊。
張志勇說:「集團的目標,是在2014年至2018年打入全球運動用品企業首5位,屆時海外銷售佔總營業額的比重將達到約20%。」
他預期,目前已開展羽毛球業務的東南亞市場、及設有科研中心的美國,很大可能是拓展海外市場的首兩站。

首次表態
有意與快意節能合作

李寧為大股東兼主席的快意節能(8032)宣佈,大股東向兩名執董及若干人士以每股0.073元出售約10.96億股可換股優先股,較周三收市價0.71元有89.72%折讓,買家即賺約6.98億元。李寧(2331)行政總裁張志勇首次指出,不排除與快意節能合作。

兩執董大折讓購優先股

兩名購入優先股執董為陳寧及李春陽,悉數兌換為股份後,兩人分別持有約4997.83萬股快意節能,按0.71元計市值約3548.46萬元。通告並沒有披露餘下買家身份,只表示大股東相信其中部份人士擁有強大的體育相關資源及背景。
通告指出並沒有任何一個單一買家購入超過2.5億股優先股,而合共購入約4.79億股優先股(即約一半)的買家,向大股東承諾一年內不會出售由優先股轉換得來的股份。若所有優先股悉數換作股份,大股東持股量將由74.69%攤薄至約70.84%。
張志勇是於李寧品牌發佈會上首次就快意節能表態,惟沒有進一步解釋。自從李寧於原大股東馮永祥取得快意節能控制權後,市場非常關注公司動向。其通函曾披露公司有意發展如體育主題社區物業開發、體育人才管理及市場營銷等業務。

有感而發
「毋須去李寧化」

作為品牌靈魂人物、於20年前創立李寧(2331)的主席李寧日前接受訪問時表示,不認為有需要「去李寧化」,因現時對李寧品牌感興趣的消費者,應遠多於對李寧個人感興趣的人。

品牌體現體育文化

不過,他坦言重塑品牌始終也離不開他的個人因素。
李寧日前接受內地報章《北京青年報》訪問時表示,現時整個集團的經營只靠李寧一個人力量是做不到,故個人不認同外界指集團需「去李寧化」。他更不擔憂與以往相比,對李寧個人感興趣的人有所減少,因為現時消費者是喜歡品牌本身。
李寧說:「現在的孩子沒有多少人認識我,不像當年一看到我都是眼睛一瞪便跟我擁抱……但人們還是認識體操,知道我是過去的冠軍。」據介紹,李寧新標誌除了是由「人」字演變出來外,亦蘊含當年李寧自創的金牌鞍馬動作「李寧交叉」。
李寧不諱言,與當年成立李寧集團一樣,今次重塑品牌也離不開他的個人因素,但再將「李寧交叉」拿出來,所體現的就不只是李寧個人,而是體育精神及文化;而品牌經過20年壯大後,集團歷史發展就當然有這個基因在內。

李寧當年的招牌鞍馬動作。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