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7月,也象徵南非之行進入最後倒數階段,日子過得很好,就是時間過得不算快;除了工作,還剩下好些時間要打發,幸好開普敦景點多,搖身一變做遊客也不錯。
對上一次出外的大型工作是全運和奧運,相比之下,採訪運動會日子較短,但每日工作量較多,皆因項目多、選手多、賽場多;所以每天一個新挑戰,但也由於通常賽事在半個月內完成,做採訪就好像短跑選手一樣,一鼓作氣由頭衝到尾,中間不會有空間喘氣,要痛要唞都得留在大賽後。
採訪足球忙極有限
世盃有點不同,作為傳媒,這項盛事的賽程先緊後鬆,起初一日3場是有點疲勞轟炸,但若果你是現場採訪,基本上你只能留在一個場地採訪一場賽事;所以呢,其實忙極有限。
好像國內的CCTV,他們每場賽事都安排現場評述,而早前訪問過為ESPN評述的馬田泰萊,他們都需要在這個月內飛來飛去,到不同球場講波,但忙極一天也只是講一場波而已;當然,我們這行若果是睇電視講波的,那一日直落兩、三場就絕不是奇事,這兩天的休息日就很寶貴了。
美國人陽光燦爛表面化
今次我們攝製隊的工作環境,是場外而不是場內,但南非也真算是資源豐富,每日要找幾個故事實在難度不大;加上今次沒有其他行家同行,故事自然也算是第一手了,所以比起以往的大賽採訪,今次算是輕鬆上路。南非景點多,但採訪最值得玩味的,還是各地人物的小故事;香港球迷來得少,但卻造成了一見如故的感覺。至於本地人,其實比想像中友善和熱情。
從以往的採訪經驗中,美國人陽光燦爛但稍為表面化;歐洲人熱情澎湃但只限於賽前兩小時,賽後卻雞飛狗走回家去;亞洲人各有不同,日本人斯文、韓國人齊心,中國人呢,厲害,每次大賽都表現出犧牲小我精神,令人感動卻稍欠個人性格。南非人,是集以上大成,因為這裏黑、紅、黃、啡,甚麼人都有,當中,我竟然最愛香港人,因為人以罕為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