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怎樣的蛋糕會叫人不想吃?
標準答案有「好難食」、「好樣衰」,具創意的答案有「用了基因改造食材」;而站在文師傅的立體蛋糕面前,記者多了一個答案:「靚得滯,切唔落手。」明明只是一個芒果蛋糕,蛋糕上卻有一個碩大「公仔」,或是乳豬,或是名牌手袋,精緻得像實物。要命的是那些可愛的卡通人物,想引刀成一快分餅,可你怎捨得讓它人頭落地?
兩年製逾千立體蛋糕
「有次做咗隻油雞,街坊經過問我做乜放燒味入凍櫃。」入行20年、39歲的文偉豪笑說。本來只是尋常麪包師傅,兩年前忽然有客人問他可否試做一個立體麪包超人蛋糕,文師傅在此之前毫無經驗,仍拍拍心口接下生意。結果客人將美輪美奐的製成品照片放上網站Openrice,教為食網友驚為天人,自此客人紛紛將照片及圖樣交予文師傅,換來一個又一個的驚喜。兩年過去,文師傅已製作了逾千個立體蛋糕。
栩栩如生的「公仔」,材料是白朱古力加粟膠製成的朱古力膠,配上食用顏料,顏色千變萬化,「溝顏色都有竅門,研究咗好耐點樣會鮮艷啲,結果打機嗰陣見到自設人物顏色嗰種介面,開始明白點樣用三原色溝出各種色彩。」有了色相,再來就是紋理,用牙簽雕出條紋、錫紙印出凹凸痕,加工後的朱古力膠,再經文師傅搓圓㩒扁,變成一件件精細組件,像砌模型般併合起來,就成了各種皮囊物相。
卡通人物、相機、壽司……統統幻變成蛋糕上的點綴,熟能生巧,不用30分鐘,文師傅就給記者呈上一碟「冬菇腸蛋撈丁」。堅持重質,就要犧牲量,每天最多只接5個立體蛋糕定單,最低消費3磅起,但未來3個月名額全數爆滿,外國朋友返港前也要提早預訂,有心人9月請早。
初出茅廬的文師傅,手持中三學歷,本來應該追隨父親背影當中廚學徒,但市場僧多粥少,結果跑到西餅連鎖店學師,學如何弄年糕、用忌廉寫字,一做就逾10年。日間做麪包,日落以後,文師傅才與兩名學徒做立體蛋糕,每天工作16小時只是等閒事。
漫畫中的蛋糕師傅為了保養雙手,又戴手套又泡溫水;現實中的文師傅,卻曾用一雙巧手在地盤搭棚,「西餅呢行人工偏低,睇住自己年紀開始大,90年代新界呢邊起西鐵,咁咪試吓轉換工作。」紮過鐵又搭過棚,結果身體承受不了日曬雨淋,一年後又做回老本行。
歷練以後,文師傅有了新體會,「入行近廿年,都係打工仔心態,只求返工放工出糧,人大咗,就要諗家庭責任,亦都需要喺工作中搵到目標同興趣。」在鑽研味道與外形的十字路,他選了後者,「發揮空間大,客人唔會食幾次覺得悶,將來有機會想試吓整個識郁嘅蛋糕。」
客人驚喜表情變動力
蛋糕贏盡人氣,文師傅卻堅持低調,餅店在粉嶺屋苑,算不上隱世但絕不userfriendly,「冇諗過話衝出去,家老細對我好好」。40歲仍是孤家寡人,「專心做好自己嘢先,暫時都冇信心處理二人關係」。
由當年的「hea幹」到今天的專注,只因參考凡事皆可能的真理,還有食家的支持與微笑,讓他感恩地走下去。「佢哋收到蛋糕嗰個驚喜表情,份滿足感真係唔識講。」
記者 夏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