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全球製造業活動上月普遍放緩,引發市場對復蘇前景的憂慮,拖累歐、亞股市普遍下挫,歐洲三大指數早段跌逾1%至2%,而美國上月ISM製造業指數同創半年新低,5月待售房屋指數、建築開支均見回落,加上上周新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意外地大幅上升,多項數據皆顯示,當地經濟的復蘇之路荊棘滿途,拖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昨早段最多跌152點。
開市後兩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半),道指跌101點,報9672點;標準普爾500指數跌13點,報1017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挫24點,報2084點。英、法、德股市尾段跌2.14%至3.32%。MSCI亞太指數昨跌1.3%。
新領救濟金人數意外增
總結美股上半年表現,道指、標指以及納指累跌6.27%至7.57%。而資源、能源以及科技板塊則累挫11%至13.6%成最大輸家。事實上,歷來美股於上半年下挫後,下半年止跌回揚的機會只有一半,而全年能夠轉虧為盈的機會更低至兩成,意味美股後市走勢仍然堪憂。
前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就指出,美國經濟正經歷一般正常復蘇皆會出現的「歇息期」,而作為以往復蘇主要動力的小型企業,則仍然受困於信貸緊絀的問題,這亦拖慢就業市場以及經濟的增長步伐。
經濟數據方面,美國上周新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出乎意料增加1.3萬人至47.2萬人,與預期跌至45.5萬人大相逕庭;而持續申領人數亦意外增加4.3萬人至461.6萬人,遠遜預期。分析員遂指出,上述數據與前日公佈的ADP就業報告表現一致,均顯示就業市場的復蘇步伐緩慢。
置業優惠完 樓市失動力
而5月建築開支下跌0.2%,雖較預期下滑0.8%為佳,但卻是3個月內首次下跌。5月待售房屋指數更按月大跌30%,遠較預期的下跌14.2%為差,亦創9年來最大跌幅;而按年亦下挫15.6%,終止連升14個月的走勢,顯示華府的置業稅務優惠於4月底屆滿後,樓市頓時失去繼續增長的動力。
鑑於不少首置人士未趕及6月30日的限期前完成購房交易,美國參議院通過將限期推遲至9月30日,但4月30日後方簽訂合同的置業人士則不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