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務院昨日正式公佈首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名單,包括北京、上海、大連市等12個城市。專家估計,透過網絡改造、機頂盒升級及增加節目內容等,未來3年可拉動投資及消費近68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達到推動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的目的。下一步,工信部將會同廣電總局等部門抓好試點示範,為推動雙向進入、推進三網融合取得實質性進展。
記者:黃偉強
國務院在通知中稱,在省(區、市)人民政府自願申報的基礎上,按照試點地區應具備的條件,經協調小組審議批准,確定首批試點名單。包括4個省會城市哈爾濱、武漢、杭州、南京;4個單列市深圳、青島、廈門、大連;1個非省會城市綿陽;1個城市群湖南省長株潭區;以及兩個直轄市北京和上海。
所謂三網融合,基本上是指電訊、廣播及寬頻網絡相互滲透、兼容,達至形成統一的訊息通訊網絡,提供包括語音、資料、圖像等綜合多媒體的通信業務。
實現網絡資源共享
最大的好處,是實現網絡資源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複建設,最後打造出一個適應性強、容易維護及費用廉宜的高速寬頻多媒體基礎平台。
根據已明確的時間規劃,今明兩年為試點階段,2012至2015年進入推廣階段。在試點城市內,電訊營運商要與廣電集成播控方合作發展IPTV業務。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估計,未來3年三網融合可拉動投資及消費6880億元。
有利網絡設備軟件商
其中,廣電有線網絡雙向改造、機頂盒升級、視頻節目內容信息系統建設,便達2490億元。分析員認為,三網融合試點出台,將推動網絡設備商、機頂盒廠商率先行動,短期有利於網絡、設備及三網融合相關軟件供應商,中長期則利好內容供應商。
內地媒體引述消息指,部門利益仍然是三網融合發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如電訊營運商對IPTV等融合業務不太熱衷,因建議規定,IPTV、手機電視的集成播控業務由廣電部門負責,即對節目內容進行播放及監管,電訊營運商對IPTV、手機電視的發展感到受制約較大,開展業務並不積極。
至於廣電網營運商雖然可進入電話、互聯網等基礎電訊領域,但亦只有相應基礎設施建設權,無電訊號碼分配權。
看來需寄望內地電訊法確立,推動三網融合,消息稱,電訊法草案已上報國務院,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中,最快8月審議。
本地受惠行業
‧電訊股:中電信(728)、聯通(762)、中移動(941)
‧網站/增值服務:騰訊(700)、阿里巴巴(1688)
‧硬件:TCL多媒體(1070)、TCL通訊(2618)、創維(751)、富士康(2038)、中國無線(2369)、比亞迪電子(285)、聯想(992)、晨訊(2000)
‧電訊設備:中興通訊(763)、中通信(552)、京信通信(2342)
‧傳媒股:鳳凰衛視(2008)、北青傳媒(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