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球證沒有作出世紀錯判,即使英國隊中場林伯特的妙射被判是有效入球,英國隊仍可能被德國隊擊敗,英國隊仍可能要執包袱;畢竟德國隊的速度、合作都比較好,英國隊的後防也太「豆腐渣」了!但是,經過這樣的錯判後,國際足協實在再沒有理由不在龍門白界引入類似網球的鷹眼系統,判斷皮球是否已入白界,是否有效入球。
足球比賽的勝負關鍵是入球,每場比賽的入球數字又相當少,很多比賽特別是大型比賽都是一球上落。把已過白界的入球判成非入球,又或把未過白界的球判成入球足以扭轉整場戰局,決定比賽勝負以至冠軍誰屬。六六年世界盃決賽韓斯的問題入球及今次林伯特該入而不算的入球就起着這樣的後果,直接損害賽事的公平性。國際足協實在沒有理由容許這樣顯而易見的人為錯誤繼續下去。
有的人說,人為錯誤已成了足球賽的一部份,可以提升球賽的趣味。是的,馬勒當拿的「上帝之手」、亨利的「恥辱之手」都有助談興,讓大家談個不亦樂乎。但作為球迷,我還是希望這些問題入球越少越好,還是希望阿根廷、法國能堂堂正正擊敗對手而不是像偷雞摸狗那樣出蠱惑才能勝出。而且,足球賽的人為錯誤實在太多了,越位、犯規、黃牌/紅牌等都經常有錯失,尺度也寬緊不一,令球證成了主宰賽事勝負的「上帝」。
可惜他們不是「上帝」或「神仙」,沒有天眼通看清球場每個角落的事,甚至連皮球有沒有過白界也不清不楚。像這樣糊塗的「神仙」,還是多弄點新科技幫幫他們,至少大電視重播精采片段時不用那樣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