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弔詭,人們一邊罵互射12碼殘忍,暗地又祈盼它帶來官能刺激。桂神金句:「12碼一係入,一係唔入。」看似簡單其實射12碼大有學問,以下為綜合多間英國學府的分析,歸納出「完美12碼」。藍鑽石
自82年世盃採取互射12碼制,截至周二巴拉圭對日本共進行21次,195球當中有57球不入,即約3成射失。只怪英格蘭歷來射12碼慘不忍睹,令英國多間大學進行研究,奈何英軍今屆已無用武之地。
英國利物浦JohnMoores大學分析逾10年,包括英格蘭在內的國際賽後,得出一個最佳的射12碼速度──以時速90-104公里猛力踢出皮球,踢高波。研究指出,任何射球異於這速度,太快影響準繩度、太慢會被守門員阻擋。
助跑4至6步增命中機會
研究又指助跑以4至6步為最佳,而等候守門員移動後起腳有助提升命中機會,但超過0.41秒後命中機會又會減半。今屆禁止球員射12碼前作出假動作,增加球員「欺騙」守門員的難度。上述方程式相當死板、機械化,主射者唯一選擇是揀左上角或右上角。
上述方程式重視數理,Exeter大學的研究重點在心理。該大學的心理學權威活特認為,主射12碼切忌理會守門員的動作:「人類與生俱來集中留意威脅到自己的事物,射12碼時,守門員就是阻止入球的最大威脅,令人很易過份集中留意守門員的動作。」他續說:「最好還是專注自己的射門目標,懶理守門員的動作。」連尼加於90世盃8強對喀麥隆時低首不望球門起腳,似乎早明箇中道理。
先射一方勝率達6成
活特又提到守門員越作出擾亂動作,越能夠影響主射者的大腦,潛意識要把球射向守門員或失去冷靜。他引述了前利物浦門將高巴拿在84年歐冠盃(歐聯前身,法定時間和1:1,利物浦互射12碼勝4:2)對羅馬時扭動雙腿令對方射高,那動作被稱為「意粉腳」(spaghettileg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p6kdehiijI),多年後另一前利物浦門將杜迪克也曾模仿類似動作。
車路士門將施治愛穿鮮色衣衫,英國南部Chichester大學以專門研究守門員顏色,曾以400次射門為統計單位,面對穿紅衣的守門員時,命中率只得54%,面對藍衣門將高達72%。
最後,根據Loughborough大學統計,在互射12碼先射的一隊,勝出率為60%,周二16強賽巴拉圭又印證先射有着數。不過次序由擲毫決定,可見運氣始終是互射12碼勝負的重要關鍵。
如何射出「完美12碼」?
1.以時速90-104公里射球
2.射向左上角或右上角
3.等候守門員移動後0.41秒內出腳
4.4至6步助跑
5.懶理守門員的動作
註:歸納多間英國大學得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