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宇 - 蔡瀾

阿 宇 - 蔡瀾

翌日,由微博網友波子帶路,和惠珊的秘書孫宇一起,到著名的「小楊生煎包」吃早餐。
好歹等到十點鐘開門,我們以為是第一個客人,原來已排了一條長龍。
生煎包上桌,是那麼好吃嗎?一咬,包破裂,湯汁爆出,皮還是很脆,的確不錯。即刻要了幾十個,打包回去送查先生和倪匡兄。後來發現皮已軟掉,倪匡兄牙齒不行,剛好。
中午,惠珊他們又出來陪我,吃了一頓穆斯林羊肉,再去參觀豐子愷故居,又在附近買了些新片影碟,我堅持惠珊留下,由孫宇送我到機場。
一路上,我們閑聊,孫宇父母在新疆工作,她在北京念大學,兩地跑,後來來了上海,見廣告,有興趣,考進了琉璃工房。
美術家們的生活總是沒有次序,孫宇逐樣安排,又細心又快,惠珊他們愛得她要死,孫宇也埋身進去,沒有周末和星期天。
「那你平時有空,做些什麼?」我問。
「看書、看書、看書。」她說:「我從小愛看,上課時把小說放在課本下面。回到家裏,躲進房間,繼續看,但每次都給爸爸抓到。」
「你父親怎麼知道?」
「我也奇怪,就是那麼準。畢業後有一天,忍不住問爸爸,他說,那簡單,只要看你一動也不動,就知道你沒做功課,不然你一會兒找東西吃,一會兒看電視,那會那麼安靜?」
我聽了也笑了出來,再問怎麼會和現在的丈夫結婚?
「楊姐說介紹個男朋友給我認識,原來就是公司的同事,我一見他,他就說自己是鄉下人,不拍拖,一下子就要求婚。結果只來往了三個月,定了下來,現在連兒子也生了,我也好奇從前發誓不嫁的心態是怎麼改的。」她笑着說。
返港後,寫這幾篇東西,有些細節不記得,發電郵給她,即得回覆,來往多次,我再不叫她孫小姐,叫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