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患有眼疾的鍾凱琪和林曉萍,以努力抵抗眼疾帶來的限制,兩人的志願也是服務社會:右眼弱視的鍾凱琪,希望當醫生;天生色盲的林曉萍立志當言語治療師,協助矯正說話有困難的兒童。有讀寫障礙的徐浩翔,自知寫作較弱,於是用努力彌補不足。
在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就讀的鍾凱琪,在高考中考獲2A,右眼自小已有千度近視,中一暑假時視網膜脫落,治療後近視加深;現在長時間看東西,雙眼會很累,因此高考時申請特別安排,每45分鐘可休息5分鐘。
「拯救生命好重要」
當年的眼科手術,令凱琪立志從醫,「覺得幫到人健康啲、拯救到人嘅生命好重要,我亦都要咁樣去幫社會上有需要嘅人」。她說若不能入讀本地醫學院,會到澳洲讀醫。她曾因眼疾而氣餒,轉到莊啟程後信奉基督教,令她積極起來。
鍾凱琪同學徐浩翔在英文科奪A、中文科摘B,但其實他有讀寫障礙問題,平時抄筆記十分困難,英文字經常無故寫成大楷,潦草得難以辨認。他自知英文寫作較弱,惟有用努力彌補不足,「會聽英語電台、睇電視劇同埋英文書,畀自己多接觸英文」。
在五兄弟姊妹排第三的林曉萍,跟其中三人均有色盲,就讀於沙田天主教郭得勝中學的她,難以分辨淡色和相近顏色,做科學實驗時常要同學協助辨別試管液體的顏色,「試過睇唔到由透明轉咗淡粉紅色,記錄錯實驗結果。」
林曉萍想過報讀醫療化驗,也想過讀醫,但都因色盲問題而自知不可能;她也放棄加入紀律部隊和當機師的志願。愛上當義工的她,現時的目標是當言語治療師,因此決定以3A2B1C佳績,報讀港大語言及聽覺科學系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