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利金是廣播界奇人,沒讀過大學,從來不扮高深,也不以批判性強的記者自居,親切街坊風格卻受觀眾愛戴,自尼克遜以來歷任總統與各界名人都乖乖上他節目。CNN總裁克萊因(JonKlein)說,拉利金成功全賴「他愛跟人傾談的熱情驅動」。
提問不帶對抗性
拉利金早年喪父,高中畢業就打工養家,他自小就想做電台人,1950年代聽行家建議,從紐約跑到有空間容納新人的佛州邁阿密碰運氣,在電台由打雜做起,等到有做主持的機會。他初次做訪問節目,就在餐廳訪問進門的人,由侍應到名歌手都侃侃而談,鍛煉出街坊式訪談風格。
1978年,拉利金主持一個供各地電台購播的通宵節目,由凌晨到清晨5時半,訪問各式嘉賓,在全國打出名堂。1985年加入CNN後,他將節目形式移植到電視,提問不帶對抗性,令嘉賓覺得舒服,暢所欲言,1992年大選時,各候選人都爭相上他節目,當成接觸選民的新平台,令他的地位再上層樓。
批評他的人,都說拉利金提問毫不尖銳。他曾這樣解釋:批判的記者見到消防員從火場出來會問:「火災成因是甚麼?」他卻會問:「你為甚麼想救火?這樣做為了甚麼?」他說:「我未上過大學,我問街坊的問題。」
時移世易,現在美國資訊爆炸,廣播傳媒以明刀明槍立場掛帥,要尖銳質問才夠爽,令拉利金落後於時代。
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