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麟在立法會一句「良禽擇木而棲」,加上那副自鳴得意的嘴臉,把許多人(包括蔣芸)都惹火了。我卻只覺得他可笑復可憐。在立法會就政改辯論作總結發言,全港市民都可以在電視看到,引用成語典故,好歹也翻翻字典,或查查網頁,不致出醜還自我感覺良好吧。
我現在就給林公公上一堂中學(也許只是小學)通識課。
「良禽擇木」是孔子在衞國時說的話。語出《左傳》。當時衞靈公問孔子關於作戰佈陣的事情,孔子說:祭祀禮儀之類的事,我聽說過;用兵打仗的事,我沒有學過。之後,孔子便催促學生們準備離開衞國,並對學生說:「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此言後來演變為「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見之於《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第三回,李肅也說呂布投靠董卓,就對他說:「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同樣的一句,在第十四回又出現一次,場景換成滿寵遊說徐晃加入曹操陣營。
明白這句成語的出處及含義,就知道林公公比喻不倫,倒是用來作林公公的夫子自道更適合。
良禽擇木,是指賢臣擇主,故要「擇」的是主子,或老闆。林公公在立法會上,說公民黨有專業的背景基礎,竟與過激的政黨(指社民連)為友,他說這背棄了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眾所周知,公社兩黨並無從屬關係,公民黨也不是找社民連做主子老闆。而公民黨崇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不會想着找主子。或像林公公成天想着如何迎合主子。
用來說林公公自己,倒是適合。他不就是要「擇主而侍」嗎?投靠董卓曹操,只要高職厚薪也無所謂。他不知道人之有異於禽獸者,只在於仁義人性良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