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私營龕場擬合法化政府建議發牌規管 議員轟法治無存

非法私營龕場擬合法化
政府建議發牌規管 議員轟法治無存

【本報訊】非法私營骨灰龕場在本港遍地開花,政府多年來束手無策。食物及衞生局昨終向行政會議提交解決靈灰安置不足的政策文件,建議發牌規管私營骨灰龕場;並予過渡期給現時違規龕場作改善,不會即時取締。有關注團體及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把非法龕場合法化,開極壞先例,令本港法治精神蕩然無存。 記者:王家文

行會昨原則上同意食衞局提出的政策。據悉,由於部份龕場涉及鄉郊地方,牽涉範圍甚廣,且有成員要求補充資料及修改文件上細節,故未有最後定案,但下周二會如期在立法會食物安全及衞生事務委員會討論,再展開為期3個月的公眾諮詢。

將給予過渡期

消息稱,政府將由食環署統一發牌規管私營骨灰龕場,當中的發牌條件、年期及龕場規格等,將會是今次諮詢重點。食衞局早前披露,過去3年有多達50宗涉及私營骨灰龕的投訴,但據悉,政府無意即時取締現時非法私營龕場,反給予過渡期作規範,如更改地契及改善消防安全措施等,並研究需否補地價。
至於將來新建的公營骨灰龕位,政府亦研究會否設使用限期或以短期形式安放;並考慮在發牌制度實施前,先公佈合法骨灰龕場名單,以供市民參考。
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昨到政府總部請願,要求立法規管私營骨灰龕場。召集人謝世傑警告,政府將非法龕場合法化,令「香港法治精神蕩然無存」,讓外界誤以為即使是違法活動,也可強行逼政府就範。同場的立法會議員陳淑莊亦指,政府容許違規龕場以補地價換取合法經營,是開了極壞的先例,「可預計將來有無數骨灰龕場」。
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劉燕卿則歡迎政府建議,但會留意發牌條件、資料透明度及釐定合約的公平性,是否能真正保障消費者利益;殯儀業商會永遠會長吳耀棠指,規範龕場有助增加龕位供應,售價可望調低,但憂慮發牌門檻過高,龕場難以符合資格。
消委會今年首5個月收到9宗有關骨灰龕的投訴,涉及金額約32萬5千元。大聯盟昨亦轉交6個涉嫌違規龕場資料予消委會跟進,包括大嶼山延慶寺、大埔般若精舍及葵涌弘道堂等。

龕位代理應同受監管

【本報訊】近年私營骨灰龕場越開越多,龕位價由數萬至50、60萬元不等,盈利相當可觀。現時本港約有2,000人從事龕位代理,但毋須如地產代理般申領牌照。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骨灰龕位代理應同樣受監管,以保障購買者權益。

業者良莠不齊

據業內人士透露,代理每售出一個龕位,可抽取5%至20%佣金不等,視乎骨灰龕場的供應而定。由於行內競爭趨激烈,除有專車接送外,代理亦不時組「齋宴團」,同時帶市民到龕場「睇位」,提供一條龍服務,情況如參觀示範單位無異。
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說,龕位代理質素良莠不齊,她曾查閱某骨灰龕場的公司註冊,發現其資本只有一萬元,但代理「拍心口」稱若龕位有問題,隨時可賠償,「一個位都唔止一萬,我第時去邊度搵你?」她建議政府以發牌形式監管龕位代理。不過,政府消息稱,現階段不會考慮相關建議,避免影響私人市場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