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一,氣氛凝重古怪。往年,民主理念的支持者,想都不用想,都會參加七一遊行,堅持從維園走到政府總部,完成民主大道四公里,以示對民主的追求與執着。但今年七一,正如曾蔭權所說,香港從此不一樣了。我在電台「烽煙」,問聽眾會不會參加今年七一遊行,不少民主派的鐵桿都說:不去了。原因:心淡了、對爭民主無望了。更多的人說:我不想與民主黨同行。
低估了對民運的傷害
他們的答案是我始料不及的。民主黨的八票贊成,通過二○一二政改方案,對民主運動的傷害和撕裂,民主黨的領導人完全低估了,不是輕描淡寫簡單幾句,說會繼續爭取終極普選,繼續要求取消功能組別,就可以修補、就可以挽回失落的民心士氣。
一位八十後,在《城市論壇》質問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要求民主黨避席不參加七一遊行,以免挑釁群眾。劉慧卿大聲回應:「個遊行你嘅咩,你有乜嘢能量,乜嘢資格,唔畀人參加遊行?」劉副主席說話的內容,相信無人能夠辯駁,我也完全同意。劉慧卿承認,她的確變了,變得包容,懂得妥協,即使不同政見不同黨派,都可以和衷合作,也會堆着笑臉的跑去與左派群眾親切握手,甚至成為維園阿伯的寵兒。但當她聽到不同意見的挑戰聲音時,那個寸步不讓,毫不妥協的劉慧卿又回來了,擺出一副巍然不動我是真理的態度。試問,這樣做不是對四分五裂的民主運動,再踩一腳,永不翻身嗎?
不要低估「我不想與民主黨同行」這種想法,因為不少傷透了心的民主支持者,確實認為民主黨已不是他們的同路人,認為他們違反選舉承諾,不願與他們的曖昧立場走在一起。如果這想法成為今年七一遊行的主流,那麼遊行人數肯定零星落索,可能創下○三年七一以來的最低紀錄。
果如是,政府建制保皇黨就可以這樣解讀了:二○一二政改方案通過了,香港人可以有「一人兩票」了,他們得到選舉權的普及而平等,對民主心足了,對現狀滿意了,反對派搞的七一遊行,他們拒絕再參加了。
人數顯示爭民主決心
這當然不是「我不想與民主黨同行」的原意,但卻止不了別人任意歪曲。在這裏,我借用劉慧卿的同一種調子,大大聲質問「我不想與民主黨同行」的民主支持者:「個遊行民主黨嘅咩,民主黨有乜嘢能量,有乜嘢資格,令到你唔參加遊行!」
「一人兩票」,絕對不是普及而平等選舉,只有幾百票甚至零票當選的功能組別,仍大剌剌地坐在立法會的殿堂上,仍然有分組點票的制度,強迫着多數服從少數;特區政府仍然向商界大地產商傾斜,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繼續越演越烈;香港的政治制度,距離民主、距離終極普選仍然相當遙遠。如果七一遊行的人數大幅減少,只會示人以弱,如何能顯示港人爭取民主的決心?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文: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