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發牌予豬油廠後疏於監管,各部門互相卸責,縱容污染情況惡化,居民被迫與污穢惡臭為鄰。豬油廠附近居民指工廠亂丟豬內臟及排放油污出行人路,村長要求當局強制廠方採取密封式營運,否則應勒令遷廠。該廠股東承認工廠釋出臭味,更直言監管部門執法寬鬆,故遲遲不考慮斥資改善污染情況。記者:張文傑
豬油廠位於元朗逢吉鄉107約573至576地段,是全港僅有三間獲發厭惡性行業(煮豬油)牌照的工廠之一,另兩間位於粉嶺及牛潭尾。逢吉鄉村長林潮源表示,多次向環保署投訴該廠,「環保署啲人嚟過,一句冇黑煙、聞唔到臭味就算」。
居民遭油污跣倒傷頭
林潮源又向食環署投訴工廠排放夾雜油污的污水,令村民必經之路滿佈油迹,「食環署話佢哋有牌,水污染係環保署管,唔關佢事,部門一個推一個」。本月中遭油污跣倒受傷的冼先生說,受傷當日正踏單車往丟垃圾,途經工廠旁邊即跣胎,「個人暈低咗,醒返成面血,欄杆、袋垃圾都係血,個頭傷口要縫五針」。他指部門互相推卸責任於事無補,「發牌畀佢嗰陣應該監管住,多啲巡查」。
「近期間廠好似轉咗手,越整越衰。」住在豬油廠隔壁的廖先生指,廠方曾將豬油渣餅亂放室外,「整到我成間屋都係蟲,打去環保署,環保署又叫我打去蟲鼠組,蟲鼠組最後都冇理,要我自己用幾千蚊搞掂」。
曾擔任歌星鄭秀文經理人的李進也是受害者,他指每次吹東北風,他離開豬油廠百多米的居所也充斥臭味,情況近期特別嚴重,「冇可能聞唔到」。
食環署稱未發現問題
該廠股東之一兼港九豬油業商會會長陳治河,直認工廠沒有鮮風喉,「係有啲臭,有需要改良」,但改為密封式需400萬元,「咁環保署、食環署呢幾年都放鬆咗唔理,咁我哋咪唔理囉,邊有人攞啲錢嚟嘥o架」。
食環署發言人指每兩個月巡查該豬油廠一次,過往三年未發現有環境衞生問題,如持牌人多次違規會考慮吊銷其厭惡性行業牌照。環保署發言人稱,正調查最近一宗非法排放污水投訴是否屬實,該廠有申領「指明工序」牌照及水污染牌照,07年曾獲續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