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脹重臨、百物騰貴,加上最低工資最快明年起實施,本港餐飲業界正面臨成本急漲的挑戰。身為中式連鎖快餐龍頭的大家樂(341),亦慨嘆由於人工、食材及租金等開支通通上升,料今年至少都要加價5%。集團主席陳裕光更表明,如本港最低工資最後訂在33元,以大家樂員工成本佔總收入高達22%的水平下,集團勢要發出盈利警告,屆時削減人手亦將在所難免。 記者︰吳綺慧
大家樂截至今年3月底止業績,收入增長全靠開新店來支撐;加上期內成功控制支出,才帶動整體盈利見雙位數增長。不過,今年度各項成本都顯著增加,大家樂利潤率將受壓;身兼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委員的陳裕光更形容,最低工資的訂立,對大家樂影響相當大。
今年至少要加價5%
「飲食業係勞動密集嘅行業,人工支出是我哋最大嘅成本。我哋員工人數有1.5萬人,1.3萬屬前線,平均時薪23蚊,如果加人工10%對我哋都有打擊,何況去到33元,加幅差唔多50%,到時我哋一定要發盈警。」陳裕光說。
大家樂去年度收入近50億元,粗略計算人工支出約10億元,如集團要為最低工資加薪50%,即保守估計要額外支出4至5億元,差不多等於集團去年全年盈利。德銀近日發表報告表示,如最低工資訂在25至27元,對大家樂的影響屬可以接受(acceptable)。
陳裕光表示,現時通脹已重上3%這個具「威脅性」的水平,今年租金平均升幅達一成,加上過去12個月食材價格又增加5%,預料今年本港大家樂至少要加價5%,抵銷有關影響。最低工資訂立後,集團很可能要再因應情況調整價格:「加價完全係成本問題,唔係為咗賺多啲錢。保障低收入人士係社會公義,但最後呢張單一定要整個社會共同負責,到時市民食焗豬扒飯,都唔係家呢個價錢。」
裁員難免長工轉合約
陳裕光預料,最低工資的影響,50%透過加價來抵銷;20%由增加自動化比例以提升營運效率;餘下30%將無可避免要由裁員來消減,他說:「可能有啲長工要轉做合約工,係好矛盾同無奈,但要提升低收入人士保障,一定會有個過程,而當中亦一定會有人要犧牲。」
立法會日前完成審議最低工資條例草案工作,7月中三讀通過法例後,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會訂出最低工資水平,立法會要在10月復會時才通過附屬法例,加上至少有半年寬限期,料最低工資最快明年上半年才開始實施。
大家樂截至3月底止全年業績概要
營業額 金額:48.83億元 按年變幅:+4.5
毛利 金額:8.32億元 按年變幅:+9.9
經營溢利 金額:6.07億元 按年變幅:+16.3
純利 金額:5.13億元 按年變幅:+16.2
每股盈利 金額:92.16仙 按年變幅:+15.5
末期息 金額:45.00仙 按年變幅:+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