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也可以弄成很好玩的。」楊惠珊說,她似乎感到我的猶豫。
「你這個人,只顧玩。」我雖那麼說,也知道她對藝術付出了那麼多,玩玩是應該的。
車子開到了一個叫田子坊的地方,由幾條弄堂組成,把舊屋子改為品味甚高的店鋪,並沒有新天地那麼人工化,擠滿了人流。
博物館就開在田子坊的對面,旁邊有一個可泊數百架汽車的地下停車場。
五層樓的老建築,疊起了鋼架,造了幾朵巨大的牡丹花,蓋住整棟,走過的人,一下子被那氣派吸住。
上百名建築工人在日夜趕工,為了在六月底開幕,我們走進零亂的低層,這裏做什麼,樓上擺放處,惠珊一一解釋。
看到一層可以用來做專賣店的,我放心了。另有一處將有一個大酒吧,這一帶的中國客和洋人到了傍晚都將集。
大陽台可做雞尾酒會或戶外展場。地上鋪的是手燒琉璃牆拼畫,燈光透過,反射到人的臉上,相信今後所有文化活動都能在此舉行,也是漂亮人物的集中地。一角,有一個教室。惠珊說:「我們一些朋友的子女,都對餐飲有興趣,想學,可以供應他們一個集中地。」
其他幾層,將放「琉璃工房」那麼多年來的原創作品,我們會看到她的成長過程。
走到未完成的一處,已經擺了惠珊的一個作品,是一座巨大的千手觀音。
「我們到敦煌去的時候,看到一張壁圖,各國的專家都說已經保護不了,一定會在不久的歲月中消失。我一筆一畫描繪下來,塑成立體,讓佛像留下來。」惠珊說。
這將會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沒有親自看過的話,不能在我的文字中感受出來。
地址:上海泰康路二十五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