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雙底衰退 就在眼前 - 盧峯

蘋論:雙底衰退 就在眼前 - 盧峯

從G8到G20,處理全球經濟問題的框架的確不同了,有份提意見的國家多了,不再只局限在西方大國,中國、印度、巴西、南非等新興或地區經濟強國都有了本身的話語權。只可惜越多國家參與越難有共識,越容易各說各話,越容易發出和稀泥的訊息,令市場及公眾無所適從。
就以剛發表的G20峯會宣言為例,既要求各國繼續刺激經濟,以免脆弱的復蘇夭折;又說要制訂指標大幅削減財政赤字,確保財政穩定;還說要推動新一輪貿易談判,進一步開放各國市場。這些不協調甚至互相矛盾的目標帶來的不是穩定,而是混亂與不安。
應該看到,當前的全球經濟形勢其實比半年前還要差,增長的勢頭還要脆弱。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經濟數據清楚顯示該國的經濟復蘇不但沒有加速,反而停滯不前,毫無寸進。前幾天,統計部門公佈美國今年第一季經濟增長從原來的百分之三調低至百分之二點七;其他數據包括就業數據、新屋動工及銷售、消費情緒等要不是在低位徘徊就是跌至新低。過去大半年來一直對經濟復蘇滿懷信心的大好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的態度也變得審慎,認為經濟復蘇沒有預期中強有力;聯儲局的經濟展望同樣較以前悲觀。
其他大型經濟體如日本、歐盟也好不了多少。日本換了新首相,經濟困局卻沒有打破的迹象,投資、消費都看不到甚麼起色。歐盟的情況更糟,失業率普遍上升,投資消費氣氛審慎,銀行體系風雨飄搖,經濟增長似有還無。只有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強國能保住較好的增長勢頭,能避免經濟跌入泥沼,但他們佔全球經濟的份額還不算大,不足以拉動其他國家特別是經濟大國的經濟復蘇。
面對這樣陰晴不定,隨時出現雙底衰退的經濟困局,G20峯會成員國該做的是繼續全力振興經濟,繼續推動刺激經濟的措施,讓全球經濟真正步上強勁復蘇之路。偏偏歐盟多國擺出強硬削減財赤的態度,還堅持要在峯會宣言中加進有關內容。
誰都知道,大力削減赤字意味政府收緊公共開支及增加稅收,意味金融海嘯後支撐經濟不致大幅收縮的因素消失,意味失業工人要進一步削減開支,意味更多人加入失業大軍,意味企業面對更困難的經營環境。在經濟仍疲弱不堪的情況下大力減赤,等於迫使剛動過大手術的病人減藥、減少輸送養份一樣,這怎不令經濟(病人)更奄奄一息,更難痊癒呢?
此外,現時大力減赤將會催生一個「越窮越見鬼」的惡性循環。因為加稅減開支等減赤措施勢將打擊復蘇,影響企業及市民收入;當企業、市民收入減少時,政府收入也會減少,令政府需要進一步削減開支以減赤。結果是財赤越減越大,經濟則越來越萎縮。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之所以綿延達十年,就因為主要經濟體過早放棄刺激經濟,過早削減赤字。今次G20峯會居然忘記這個慘痛教訓,居然想重蹈覆轍,實在讓人失望,更讓人擔心全球經濟在未來半年會真的出現雙底衰退!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