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G20峯會結束,與會領袖發表共同宣言,指經歷了金融海嘯的全球經濟形勢依然嚴峻,當務之急是促進經濟復蘇,但各國可同時因應國情滅赤減債。有學者指20國集團宣言內容空洞,淪為清談俱樂部。
有目標等於沒有目標
要全球經濟復蘇,應繼續開水喉刺激經濟或緊縮滅赤減債,一直是與G20領袖爭論焦點。美國總統奧巴馬主張用開支刺激經濟,德法領袖則倡導緊縮。
結果,G20領袖宣言中間落墨,承認各國復蘇步伐不一致,需要繼續促進復蘇,但同時認同給發達國家定下滅赤減債目標,即在2013年前將財政赤字減半、2016年前將國債穩定至國內生產總值某個百分比,其間可因應國情自決時間表。
滅赤減債不是一刀切,只針對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等發達國家,既反映G20內部分歧,也顯示有目標等於沒有目標。G20就以日本環境特殊豁免於滅赤計劃之外,法國總統薩爾科齊也表明滅赤時間表不是「死令」,話裏可能在說,面對後年大選,他未必厲行緊縮政策,得罪選民,賠上政治本錢。
至於歐洲呼籲的全球銀行稅,由於各國反對,無疾而終,僅表明「各國可自主選擇是否對銀行徵稅」。國際貨幣基金會增加發展中國家投票權的改革,也留待到今年11月首爾G20峯會再行定奪。
峯會宣言空洞,反映很多議題未有共識。多倫多大學G20研究小組主任亞歷山德羅夫對此不奇怪:「金融危機慢慢退卻,各國現在更難達成共識。」加拿大智囊組織學者庫珀說:「現在一切回歸各國政府層面,沒有全球銀行稅,沒有嚴格滅赤措施 日本更獲豁免。」法新社更以「照菜單點菜」形容今次峯會。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