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大熱的電眼睫毛棒和假眼睫毛,令雙眸看來更迷人,卻暗藏危機。有醫生表示,使用電眼睫毛棒稍不慎貼近脆弱的眼皮,嚴重可造成二級燒傷,令肌膚永久留下疤痕。大部份這類產品只有日文說明,中文的警告字句欠奉,消費者容易忽略其危險。而黏貼假眼睫毛用的膠水可令眼皮過敏發炎,一旦感染惡菌可致永久失明。
記者:林潔華
電眼睫毛棒透過高溫在睫毛上掃,造成暫時捲曲效果。皮膚科專科醫生王夢貞指,27歲的張小姐去年中購買一支電眼睫毛棒,平時會「電」約五分鐘令睫毛捲曲。但年初時使用一分鐘後即感到「熱熱哋」便停止,其後右眼角下出現一條約六至七毫米紅線,塗眼霜紓緩無效,甚至出現痕癢脫皮情況。王夢貞指張小姐情況屬於一級燒傷,未傷及真皮層,使用類固醇藥物約10天後,逐漸康復。
沒有顯示發熱溫度
她以保鮮紙包着已發熱的電睫毛棒作示範,一分鐘後保鮮紙被熱力融化出現小洞。她指一般電眼睫毛棒並沒有顯示發熱的溫度,使用者難以掌握。有些電睫毛棒說明書指溫度可高達攝氏62度至100度,放於睫毛上約20秒可達致捲曲效果,但她直指若達到62度,接觸皮膚5秒即可燒傷,70度以上1秒已可造成二級燒傷,破壞真皮層並出現水泡,留下永不磨滅的疤痕。
記者發現市面上同類產品只有日文說明,即使部份附有簡單中文使用說明,也未有列明產品有燒傷眼皮危險性。消費者普遍只能「看圖識字」,未能充份了解產品潛在危險。立法會議員李華明認為,化妝產品應詳列中、英文的使用方法和警告字句,建議消費者應小心選購避免意外發生。
王夢貞建議消費者避免將電眼睫毛棒貼緊眼皮,更不宜在乘車時使用,以免車子搖晃而難以控制睫毛棒。如使用後眼皮刺痛、紅腫或脫皮,應盡快求醫。
至於可選增長或濃密效果的假眼睫毛,也大受女士們歡迎。但假眼睫毛用的膠水可能導致過敏令眼皮紅腫、痕癢、刺痛。部份人皮膚發炎後眼皮變得深色,她建議使用者應先將膠水,塗於手背上進行測試。香港執業眼科醫生會會長周伯展指,若發炎情況擴展至眼球會影響眼角膜,一旦感染惡菌令眼球發炎「做手術都救唔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