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香港政改爛船起錨當日,特區政府上下沉醉喺無名快感嘅時候,一位掌管天象嘅大臣,竟然反高潮潑冷水,對國民嘅前景發出預警。時為6月25日,天文台長發表名為「中國的人口和氣候變化」嘅網誌,預言中華民族已到了危險的時候。
氣候變暖弊多於利
天文台長李本瀅受到天氣女神黃婉曼感召,今期跳出香港,挑戰國家機密嘅底線。台長引述新聞報道話:「中華民族在氣候溫暖時興盛,但在氣候寒冷時衰落。」歷代中國有三個較長時間嘅溫暖期,大致上分別有商朝、東周同唐朝,係似乎相對悠長嘅太平盛世。
天暖國盛,係有根據嘅,因為較溫暖同濕潤嘅氣候有利農業同人口增長。但係呢套理論喺今時今日就未必適用,台長話,近年多處地方氣溫普遍上升,雖然呢個現象可能帶來短期利益,例如農業增產,但係太大嘅升溫未必會帶來好處。
氣溫上升,加上部份地區雨量減少或水源變為枯竭,喺缺乏灌溉嘅情況下會導致土壤水份流失。如要維持目前嘅農業生產效能,就會增加對水源嘅需求,咁樣只會令情況更壞。所以台長嘅結論係,中國氣候變暖,似乎弊多於利,有需要積極規劃、減輕氣候變化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