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紀律部隊內一直流傳,部門員工積勞成疾,退休後容易早死,但政府從未公佈有關數據。據了解,懲教署員方最近做了非正式統計得出「震撼結果」:粗略估計逾兩成員工,在退休後五年內逝世,終年只有約60歲,較香港男性平均壽命79.5歲,明顯命短一截,有終生長俸也「冇命享」。
記者:雷子樂
懲教署員方近年開始為退休員工的壽命問題,作非正式統計。統計以員工退休後五年、十年等時段作分水嶺,初步得出數據顯示,在退休後五年內死亡的員工數目,竟高達兩成以上。懲教署員工的退休年齡為55歲,換言之逾兩成退休員工活不過60歲。
現時退休的懲教署員工,都享有長俸。有員工指出,一般而言,退休員工如「有命」領取逾14年長俸,就算是「有賺」,相反退休後14年內逝世,則等於「蝕本」。根據上述退休員工壽命的統計來看,不少員工退休未夠7年已離世,「連一半都食唔到」。
爭取每周工作40小時
退休後「早死」,是多個紀律部隊共同面對的「問題」。警隊、消防、海關、入境、懲教、廉署、飛行服務隊七大紀律部隊共有62,144位職員、懲教佔6,622人。多個紀律部隊工會均指出,他們獨特的工作環境、方式,都是懷疑導致員工短壽的「元凶」。
懲教事務職員協會初級組主席趙志強表示,協會關注退休職員的離世年齡的問題,一直有要求政府提供相關數據,但公務員事務局一直指沒有資料。懲教署大部份前線員工現時仍每周六天工作,由於監獄位置偏遠,上、下班連工作時間一般每天約12小時。協會正積極爭取將現時每周工時由49小時下調至40小時。
警員退休身體必有病
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黃程表示,警員長時間輪班工作,日積月累,到退休時健康已出現一定毛病。
警務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表示,過去十多年來也發現類似問題,「警隊同其他部隊一路有向政府跟進,但部門、民選議員,好似涂謹申、劉江華咁,都冇正視問題!」消防處職工總會主席趙善聰也指出,時有聽聞退休消防員患鼻咽癌,「老一輩設備冇咁好,入火場唔係吓吓用BA(呼吸輔助器)。」
紀律部隊壓力大影響壽元
紀律部隊人員退休後數年辭世的個案時有所聞,編制最龐大的警務處更是重災區,影星陳寶珠好友、警隊前「二哥」劉玉權02年10月退休,其後加入信和集團,但翌年6月發現罹患血癌,抗癌四個月後不治,終年57歲。01年榮休的警務處前「一哥」許淇安,去年5月因肝癌逝世,終年65歲,比起香港男性平均有79.5歲壽命,算是「短壽」。
退休應保持活躍
前線警務人員,如偵破七歲男童賢仔被斬手案的前高級警司陳國強,也在退休前患上食道癌,去年3月不敵癌魔,終年54歲。三合會專家、前總督察葉包福2000年退休,後因患病,04年5月離世,終年59歲。
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黃子惠指出,紀律部隊人員常面對突如其來的壓力,英國曾有研究顯示,消防員常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因其工種、職業問題,心臟病發的死亡率較其他職業的人士高。他續稱,工作對個人健康、心理有正面影響,建議退休人士保持「活躍」,以不同形式繼續服務社會。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