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以中國為龍頭的亞太區市場,被視為滙豐控股(005)未來增長引擎,今年2月接掌滙豐銀行行政總裁的王冬勝接受訪問時表示,正釐訂未來3年以至中長期區內發展規劃,包括投放的資金、人力資源及目前市佔率等部署,期望兩年內,亞太其他地區與香港區對整體亞太區市場的稅前盈利貢獻,可提升至各佔5成比重的水平,第二階段即3至5年內,佔比逐步升至60%與40%比例。
除香港外,滙控鎖定區內6大市場為發展重點,包括中國內地、印尼、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澳洲。
王冬勝說,業務將以自然增長為主軸,若有合適機會,既符合股東增值回報,又能配合相關市場策略需要,亦不排除探討併購可能,有興趣留意的市場包括印尼及澳洲,印度則視乎監管規範的放寬程度。
不排除併購視回報
去年香港及亞太其他地區稅前盈利50.29億及42億美元,從整體亞太區市場盈利分佈計,香港貢獻佔比54.5%,亞太其他地區為45.5%。
亞洲市場前景秀麗,外界預測至2015年,區內本地生產總值(GDP)將超越美國,並跑贏歐洲。王冬勝說,自然增長一向是滙控壯大策略,在區內經濟如此高速推進下,單靠自然增長已「大把嘢做」,期望未來兩年內,亞太其他地區與香港區稅前盈利佔比,對亞太區整體佔比可達各佔5成的首階段目標。
香港經濟已邁向成熟經濟體,但背靠內地及受惠人民幣業務商機,他認為增長前景可觀,對整體亞洲盈利佔比或略降,惟基於區內業務總規模的「餅底」同步增大,故所訂指標其實已很具挑戰性。
展望未來10年,預期亞太區3個金融中心的佈局將形成,除香港及上海,新加坡作為區內私人銀行中心樞紐的定位趨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