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國發債額有望新高

新興國發債額有望新高

【本報綜合報道】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陰霾下,新興市場企債及國債均能成功借勢突圍,兩者今年以來的發行額按年增加10%至3000億美元(約2.34萬億港元),全年計有望繼去年後再創新高。分析員遂指出,新興市場較低的負債比率,是其成功吸引不少長線資金流入的主因。
事實上,新興市場於過往一直是熱錢流入的熱點,但當資金以同樣的速度撤走時,區內經濟往往會受累而遭拖垮。不過,投資者普遍認為,新興市場債券在經歷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的洗禮後,已彰顯其較高息但風險不一定較發達國債券高的優勢,故相信今次的發債熱潮絕非曇花一現。

吸引力勝發達國家

Ashmore研究部主管布思就指出,金融海嘯戳破了發達國家債券穩健可靠的神話,投資者在驚覺持有該區債券同樣具有風險的情況下,紛紛將目光轉向新興市場。
高盛新興市場債券部主管芬克爾斯坦就指出,發達國家的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較新興市場高出約一倍,而該區的負債仍在持續攀升,意味新興市場債券的吸引力只會有增無減。
雖然芬克爾斯坦不排除近期部份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屬於短線炒賣,但就表示越來越多投資者將該區納入其核心投資組合當中。事實上,高盛於今年3月持有的新興市場債券總額,亦按年激增3倍至132億美元(約1030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