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國集團(G20)兩日峯會,昨日(周日)在加拿大多倫多(Toronto)舉行最後一日會議。在歐美緊縮減債和繼續刺激經濟的爭議聲下,G20由一致行動背後轉為各自修行,峯會外洩的聯合公報草稿顯示,G20會中間落墨,宣佈各國可在「適當情況下」結束財政刺激措施,開始滅赤減債,並定下發達國家2013年前將政府赤字減半、2016年前將國債穩定至國內生產總值某個百分比的目標,在這目標下留空間給各國選擇自己的時間表。
G20在前年金融海嘯之後的三次峯會,一致決定大開水喉救市。但到今天,復蘇步伐三分,亞洲經濟增長強勁,美國復蘇緩慢,歐洲復蘇落後兼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各國對如何穩定世界經濟立場不一。德國、法國和英國等歐洲國家都緊縮開支減債,美國卻指各國若不繼續刺激內需,單憑美國消費難支持增長勢頭,恐會造成雙底衰退。
2016年控國債
路透社和德新社取得的峯會聯合公報草稿,承認各國復蘇速度不一,但在中間落墨,指目前仍有需要落實現有刺激經濟計劃,令復蘇持續,多個大國若同時進行財政調整,可能嚴重打擊復蘇,但若不鞏固財政,可能損害市場信心和影響增長,因此必須在刺激經濟和鞏固財政之間取得平衡。
由於各國大體上傾向退市減債,分歧主要在於步伐緩急,G20就在公報草稿給各國留轉圜餘地。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Merkel)向記者證實,G20將宣佈各國可在適當情況下,在今年結束財政刺激措施,並定下發達國2013年前將政府赤字減半、2016年前將國債穩定至國內生產總值某個百分比的目標,各國可自行安排時間表。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JoseManuelBarroso)說,這些目標只屬最低門檻要求,歐盟成員國最遲明年就要開始減財赤。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Cameron)前天會晤時,同意有需要鞏固財政和減赤。中國國家發展委員會外事司司長司馬欣亦表示,各國在退市問題上,應根據各自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在金融監管方面,草稿亦不一刀切。美國和歐洲一直主張全球徵收銀行金融交易稅,以支付救市開支,但加拿大等國聲言本國銀行作風穩健,不應因金融海嘯受罰,因此草稿就容許各國自行選擇是否開徵新稅。至於提高銀行資本水平要求上,草稿也容許各國因應本身需要,分階段提高要求。
公報不提人民幣
G20草稿留彈性,但有爭議難免。巴西財長曼特加(GuidoMantega)批評,草稿列出的減赤減債目標「過於苛刻」。
阿根廷女總統克里斯蒂娜(CristinaFernandez)指,歐洲緊縮減赤政策全錯,阿根廷以前也試過緊縮,結果引起內爆,難逃2001年信貸違約。
至於人民幣問題,消息指G20峯會最後公報不會點明提及人民幣,但會表示「新興的盈餘經濟體將因應國家形勢……增加滙率彈性」。
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新華社
IMF「十誡」削開支 不損經濟復蘇
要控制政府開支和國債規模,又不要損害經濟復蘇,這是個高難度的平衡動作。但難度高,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依然認為可以做得到,並提出「財政調整十誡」:
‧第一誡:要有可信的四、五年長中期財政計劃,並要有明確的調整目標。
‧第二誡:如無必要,不要將減幅都堆在前期,免打擊復蘇。
‧第三誡:減債不能回到危機前水平就收手,要設定減低國債對國內生產總值比率的長期目標。
‧第四誡:減得其所,應集中控制削減後有利增長的開支,如公營部門薪金。
‧第五誡:退休金和醫療收支趨勢不可持續,應盡早改革。
‧第六誡:調節要公平,要維持社會安全網和打擊逃稅。
‧第七誡:要同時推行促進投資和有利增長的更廣泛改革。
‧第八誡:財政預算和監察架構,應改善強化。
‧第九誡:協調貨幣和財政政策,不要在緊縮時急加息。
‧第十誠:跟其他國家協調政策。
美國《華盛頓郵報》/國基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