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進入高潮,據內地調查顯示,雖然賽程剛由晚上7點半至凌晨4點,正好是網遊玩家上網的高峯期,在線人數由開賽至今,只流走了大約10%,較預期少。數字未必反映年輕人對足球熱情減退,在這個甚麼都講Multi-tasking的年代,網上睇波流暢度高,玩家大可左眼睇波、右眼打機,完全無難度。
上周文化部宣佈限制全國網路遊戲商,不得為不足18歲的未成年人提供虛擬貨幣交易服務。有人話玩網遊的意欲會大減,散戶嚇到雞飛狗走。那些批評網遊大倒退的言論,肯定是未了解《誅仙2》、《西遊記》等遊戲,令人「上癮」的威力。
打壓虛擬貨幣交易唔係唔畀打機,網遊已成為年輕人生活一部份,除非是家長下禁令,否則區區虛擬貨幣的限制,未成年玩家想買賣,一樣可以私底下叫人幫手。
新規定只是行業重組
與此同時,人行發功規定網上非金融機構的支付系統,要申請有效牌照,要求公司註冊資金最低3000萬元人民幣實繳貨幣資本、註冊資金最低為1億元,並要連續兩年有盈利,符合要求的反洗錢措施及無違規事件。這條規例即時令人聯想起每日交易額有12億元,首季市佔率47%的支付寶、及佔市場20%的騰訊控股(700)財付通,以為又係壞消息。
中央要整頓網上支付系統,針對的絕對不是以上兩間巨企,而是市面上超過300間大大小小的支付平台。早前有報道指,不法商人利用信用卡「離線支付」(即非以簽名作實的交易)的漏洞,以登記免費會籍及服務為名,欺騙客戶信用卡號碼及CVV碼,於網上行騙過數,持卡人懵然不知。
因此,新規定實是行業重組,對現有具規模的反而是好消息,亦是為國家隊的支付系統進場鋪路。例子有中移動(941)入股浦發銀行發展手機支付、銀聯與PayPal聯手搞跨境支付,而中國郵政旗下嘅中郵電貿(8041)則計劃開發電子商貿平台、海外貨品及資金交收服務。
去年全國網上支付的交易規模接近6000億元人仔,截至今年上半年,交易額規模已達4500億元,按年增長71%。由此可見發展潛力可觀,配合埋三網融合,爆炸力將一發不可收拾。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