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本周市場最關注的經濟數據,非美國6月份就業報告莫屬。經濟學家指,由於美國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工作已近尾聲,估計6月份的就業人數可能出現今年以來首次下跌。事實上,美國政府推出的刺激經濟計劃已陸續完成,第三季主要經濟數據包括房屋及勞工數據將轉差,反映沒政府刺激下的經濟實況。
失業率高企斷供勢攀升
華府首次置業稅務優惠4月底結束後,除新屋銷售5月急插33%外,二手樓銷售、新屋動工同告回落,顯然在華府刺激措施製造的小陽春後,樓市頹勢畢現。分析員稱,當地樓市與就業市場息息相關,失業率倘不回落,按揭斷供將持續攀升,阻礙樓市復蘇。唯一慶幸是建築商已大幅縮減建屋計劃,助清理過剩供應。
哈佛大學樓市研究聯合中心執行總監貝爾斯基稱,在眾多影響樓市復蘇因素中,就業市場現時最重要,稅務優惠和置業能力提升所起的作用已過。惟近日就業市場表現仍乏善足陳,5月私人職位僅增加4.1萬個。德銀高級經濟師斯洛克估計,私人職位未來數月最少每月增加20萬至30萬個,才可令失業率回落。他又指,失業率與按揭違約關係密切,倘失業率持續高企,將對按揭斷供造成雪球效應。
他又警告,目前達9.7%的失業率年底前必須回落至9%以下,才能帶動樓市復蘇,否則樓價很可能再度下跌。
但在樓市不景氣期間大幅縮減土地儲備的建築商,近日開始重新收集土地,加上私募基金和對冲基金參與競投,令「麪粉」價漸見反彈。據CoStar統計,美國平均地價首季較去年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