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幣貿易結算 年底料近千億」人物專訪 王冬勝︰資金回流內地 港成試驗場

「港人幣貿易結算 年底料近千億」
人物專訪 王冬勝︰資金回流內地 港成試驗場

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範圍擴大,顯示中央加快推動人民幣成為全球貿易結算貨幣的決心,滙豐銀行行政總裁王冬勝接受訪問時表示,以目前本地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的增速估計,相信至年底時,經香港進行的累計貿易結算金額可增至接近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
記者:劉美儀

王冬勝指出,隨着本港市場的人民幣資金規模及推出的產品種類越來越多,香港將真正確立成為人民幣國際化試點。他預期,當本港滾存的人民幣資金池(包括存款、貿易結算支付以至融資借貸),增至最少達5000億至1萬億元時,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規模,便足夠形成對國際化產生重要意義的試驗效力,他相信達致有關規模的時間亦不會太久。

國際化進程滬參與勢增

上海市金融辦主任方星海日前表示,滬正研究建設海外人民幣回流渠道,市場亦熱烈討論,海外人民幣資金經所謂「小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回流A股的可能。剛退休的人行副行長蘇寧3月曾透露,滬正研究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
王冬勝表示,鑑於留在境外的人民幣資金勢增,當局要建立讓海外資金回流內地的管道,此舉亦有利加速人民幣資金進出的轉動,讓本港在可控風險下真正成為人民幣國際化試驗場。他相信,人民幣邁向國際化進程中,香港不可能永遠獨享唯一試點地位,上海作為全球最大人民幣金融中心及在岸市場,慢慢增加離岸業務的參與,亦屬自然發展。
根據金管局統計,自去年7月服務推出至今年5月,通過本港進行的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金額(清算支付),累計共161億元,單是5月份結算額便達72億元。市場人士稱,近期每月結算金額幾乎按月倍增,傳聞6月份可能達150億元。內地則公佈,截至5月份,累計跨境貿易結算額(包括內地試點與港澳及東盟地區)逾400億元,其中上海跨境結算額為115億元。

人民幣存款年底料2000億

人行公佈跨境貿易試點擴展至20個省,王冬勝相信,以目前貿易結算的增速推進,經港進行的跨境結算金額,未來5年規模增至數萬億元亦不足為奇;對於現時滙豐在跨境貿易結算額的市場佔比,他則不作透露。
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增大,亦會拉動人民幣存款以至產品種類提升;他表示,過去數月本港人民幣存款按月顯著增加,預期到今年底時,本地人民幣存款可增長到1500億至2000億元,即較目前增加約1倍或以上。
金管局數據顯示,4月份本港人民幣存款突破800億元,按月增長14.3%至809億元。

必爭之地
冀滬設總部管村鎮銀行

村鎮金融及縣域小額貸款,是國家三農政策下重點拓展對象,農業銀行(1288)上市在即,更凸顯農村金融在未來中國銀行業的地位。對於中銀監早前下達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通知,容許透過成立管理總部或控股公司統籌村鎮銀行架構,滙豐銀行行政總裁王冬勝對本報表示,相信新模式有助節省營運成本及提升效率,並會積極研究細則,在符合法規下考慮在上海設立管理總部,統管旗下村鎮銀行。

盼滙豐中國控股形式持有

若監管當局許可,他期望日後可將目前按例須由滙豐銀行持有的各間村鎮銀行,申請改為直接由內地子公司滙豐(中國),以控股公司方式持有。被問及會否夥拍其他對象組建合資公司,或讓地區市縣政府小量參股,加快開設村鎮銀行速度,他說,滙豐會因應規範研究不同發展模式,若考慮採取合作方案,會優先與目前的策略夥伴洽商。
連同剛獲准籌建的重慶市及湖北兩間分行,滙豐在內地的村鎮銀行總數將達9間,另有5間支行,以規模及發展進程計,滙豐較外資行以至不少中資行均享領先優勢。
中銀監年初預期,按3年規劃,到明年底全國村鎮銀行將達1027間(不包括支行),去年底才110多間,增幅將達8.3倍。

擬每年添4間重慶辦支行

身兼滙豐(中國)副董事長的王冬勝,亦是滙豐內地已開立的7間村鎮銀行的董事長。他認為,中銀監提出的新模式,若能簡化現行每間村鎮銀行須以獨立法人形式註冊,並各設一個董事會的安排,變為由管理總部組建的單一董事會,統籌旗下各村鎮銀行管理,無論從成本支出、產品發展、推廣營銷以至行政效率,均有正面作用,亦有助縮短村鎮銀行現時平均約3年的回本期。
中銀監4月份下達《關於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有關事宜通知》,容許設立10間或以上村鎮銀行分行,可申建農村金融機構管理公司總部統管。對於滙豐村鎮銀行擴展,王冬勝預期每年可增開約3、4間,視乎當局審批;支行方面,下一步考慮以重慶為據點申辦支行。

經驗之談
堅信銀行「有存才有貸」

金融海嘯令銀行家形象,從天堂打入地獄,隨着一批批資深「賓架」及金融專才自然榮休或被迫退下火線,銀行家身份的榮與辱,似乎在一念之間變得模糊。
今年2月升任滙豐銀行行政總裁的王冬勝,職業生涯經歷過亞洲金融風暴及世紀海嘯,兩場史詩式的金融災難,他確信「oldbankersneverdie」(資深銀行家不死),最古老而保守的銀行經營「DNA」(基因)──有存才有貸,亦會長存。
「老兵不死(oldsoldiersneverdie)」,這句來自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詩歌,據稱是西點軍校刻在牆上的軍歌,美國名將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解甲,1951年退出軍政舞台前,在國會作最終告別時,便引用此句名言,寄望年輕戰士繼承先輩光榮傳統,把責任與榮譽傳承下去。

資深銀行家經驗寶貴

擔任滙豐亞太區「將帥」的王冬勝,亦相信「oldbankersneverdie」,他說,不可忽視年長一輩銀行金融家在風暴後累積的寶貴經驗,包括他們當中經過的陣痛及困難,解決危機的實戰經歷,這些活紀錄將對未來銀行業發展有重大啟示。
王冬勝表示,最古老而傳統的銀行哲學,風暴過後更彌足珍貴:「先有存款後貸款」(即有資本才借貸)的美德,永遠有價,「唔係先洗未來錢」。升任亞太區行政總裁後,他說視野更廣及可從不同角度比較,各國及地區的市場發展形勢、監管規範以至長遠策略部署,銀行如何在每個市場洞悉先機,捕捉契機而又不失風險管理,饒富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