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工房 - 蔡瀾

琉璃工房 - 蔡瀾

楊惠珊相約談公事,拖延甚久,至今才有功夫,專程到上海一趟,和她見面。
說好不准她來機場,好在是派了秘書孫小姐迎接,安心。
這個女子口齒伶俐,腦筋轉數又快。一路談天,轉眼就到「琉璃工房」。
好大的一個廠,佔地上百畝,員工千人以上,惠珊和張先生這幾十年的心血,呈現在我眼前。
笑嘻嘻相迎,惠珊依然故我,還是那麼漂亮。張兄也不覺老,算歲數,應該近六十了,看起來像五十出頭。
先到他們的會客室,像間私人客廳,互相道了冷暖之後,就吃飯。
這次是讓大廚林家順表演手藝,他三十左右,是秘書孫小姐的先生。
做出來的幾道滬菜,地道得很,尤其是那碗薺菜黃魚羮,浙江人如查先生和倪匡兄,吃了也一定讚好。
飯後參觀工廠,由琉璃的原料開始,到完成的作品,中間過程的辛酸,沒有親自看到,是感受不來的。數十件作品,花了那麼多功夫製作,一進了窟,燒出來,完美的只有一二,其餘全部毀掉。
這麼多年來的摸索,讓惠珊悟出許多道理,在琉璃的製作,做出首創的工序,也沒有去註冊,讓模仿者盡量抄襲。
又看到心臟區的製作部,上百名工作者精心製作,把惠珊醞釀出的原型分拆,才進入生產。她自己工作的地方佔很小的一個位置,每日埋頭。
相反地,我們的張先生有一個巨型的辦公室,還加了一個很大的陽台。室中佈滿藝術和宗教的叢書,張先生優哉游哉閱讀,把新主意和惠珊共享,令人羨慕不已。
當今作品佈滿神州,香港也不少專賣店,需驚人的產量。每一件,都含着兩人的血汗和眼淚,想至此,就不覺得價錢的高昂。
「去看看我們將要開幕的博物館吧?」惠珊說。
我一聽到博物館,好像有點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