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的4大元素:技術、戰術、體能及心理,究竟那一項較重要呢?其實並沒有一個標準,要視乎球隊本身的特徵而按部排列。無可否認,球員技術欠佳的隊伍,就必須要靠良好的體能及堅強的鬥志作補償。今屆世界盃的瑞士,就是靠上述兩點來戰勝西班牙。
講到足球員的體能,近年具突破性的發展,當然是荷蘭所創的「全能足球」打法。這踢法大大增加了球員走動能力的要求。而02年那屆南韓之所以能夠打入4強,全憑教練軒迪克的秘技,就是「體能足球」。軒迪克也全靠其體能教練的幫助,使南韓球員擁有超越對手的充沛體能。軒迪克的體能教練,通過分析60多場英超賽事,根據每仗每位球員在90分鐘內的跑動,仔細觀察了3,000小時的數據,撰寫出「足球的體能訓練」一書。最重要的,不單只進行適當的體能鍛煉,還有是球員如何可最快恢復能力。除南韓外,美國同樣是最着重體能的一隊。
足球員在賽事中的跑動能力分配大概如下:慢跑佔37%、強度跑佔20%、衝刺跑佔11%、向後移動跑佔7%、一般走動佔25%。所以平常的體能訓練,也要配合不同的跑動比例而作出適合的安排。
丹麥的班斯佰博士,撰寫了「足球生理學」及提倡足球專項體能測試Yo-YoTest,中文繙譯為「間歇性耐力測試法」。目的是模擬足球賽中頻繁出現的加速、減速、急停和轉身等動作來評估球員的體能。
文:雷雄德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