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先几:利好利淡相互抵銷 - 黃德几

洞悉先几:利好利淡相互抵銷 - 黃德几

不論投資市場抑或球場,致勝關鍵往往在乎時機。人民銀行上周宣佈重新啟動人民幣滙率形成機制改革,表明會增強滙率彈性,市場憧憬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人民幣兌美元上周五再創滙改以來新高,惟港股上周急「彈」起來後便無以為繼。
筆者4月11日在本欄撰文《炒人民幣升值近尾聲》中預期:「人民幣一次性大幅升值,將會對內地出口企業帶來嚴重打擊,個別純利率偏低行業,包括紡織業和輕工業等,盈利能力將受到嚴重影響,對中小企衝擊更是災難性……由於中美兩國未來3個月,將有多次在國際會議上「過招」的機會……以及6月份舉行的G20峯會。綜合上述各點,內地料以循序漸進方式,改變人民幣滙率形成機制,透過擴大波幅範圍而並非一次性升值。」

人仔升值利降成本

上述預測亦已成真。G20峯會舉行在即,內地事先張揚宣佈滙改,從政治層面考慮,不但可以降低國際社會在人民幣升值的議題上,無形與有形的政治壓力,從經濟基本面分析,內地打從「十一.五規劃」開始,便致力透過內需刺激經濟,隨着人均收入不斷上升,人民幣滙率循序漸進升值,將有助降低原材料入口成本,提升購買力並增加入口,從而改善貿易不平衡情況。
內地7月15日起取消部分鋼材、有色金屬加工材料、酒精、玉米澱粉、玻璃、化工產品、塑料及橡膠等406種產品出口退稅。其終極目標是要藉此減少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行業,低附加值和低利潤的出口,改善產能過剩問題,並加快行業重組。

鋼鐵紙業股待整固

以信義玻璃(868)出口產品為例,受影響包括浮法玻璃,惟汽車、建築和光伏玻璃則未受影響。此消彼長效應下,人民幣升值與取消出口退稅,利好和利淡將相互抵銷,預期鋼鐵股和紙業股,股價短線將有待整固。
出口退稅的取消,對相關行業前景,並非一面倒看淡;人民幣升值憧憬,對受惠行業刺激,亦因此變得有限。

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