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從來不說謊,透過鏡頭,攝影師記錄某日某時某刻的某些事實。首個奪得美國尤金.史密斯人道主義攝影獎的中國大陸攝影師盧廣,偏偏選擇了一條難行的虎山路,專挑內地急速經濟發展的副產品為題材,走遍大江南北揭露污染嚴重的實況。那管要以身犯險偷拍,也不怕在取材過程中惹上麻煩,「環保志願者」只期盼看到一個大團圓的結局,「我最希望看到的結果是,我記錄下來的畫面能帶來改變。」
現年48歲的盧廣是浙江人,在家鄉是一家照相館的東主。以環保作為拍攝題材的日子其實並不長,05年他再到闊別12年的內蒙烏海,看到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方圓50公里範圍,合共有700家工廠。」這個工業園區包括煉鋼廠、化工廠及電石廠,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感官震撼令他開始拍下一幀又一幀的環境污染照片。不過,內蒙的污染嚴重原來只是序章,神州中部、黃河及長江兩岸的震撼,陸續有來。
飲受污染地下水如自殺
近年洪水及旱災不斷困擾內地,恰巧水也是盧廣作品最常見的主角。關注中國水污染問題的他,拍攝的照片有很大篇幅圍繞水井、河流及大海等水體。只是映入眼簾、用作平民百姓食用的水,幾乎永遠與透明清澈絕緣,倒是黑色、泥黃色、啡色及紅色是最常見的調子;污水渠也是他取景熱點,人氣最盛的必然歹角,污水渠口不斷排出的混濁液體,點出了水污染的源頭,元凶正是渠道另一端的工業區。
水污染帶來的環境代價,最終平民百姓賠上健康甚至性命。盧廣隨便點出了河南省境內、淮河上游的洪河作例子,附近工廠都把污水排到河中,令全長250公里的洪河20年來一直處於嚴重污染狀態,甚至污染了地下水,這一帶飲用地下水的村民,形同慢性自殺。事實是,他私下進行的調查也發現,一個600人的小村莊賈灣村,在08年起的16個月間,已有32人死亡,當中八成是死於癌症,大部份死者是中年或青年人。
背後涉及不同利益集團
在見證環境污染的實境圖片以外,盧廣鏡頭下也有不少人物特寫圖片,抱歉的是相中人大部份是長期承受環境災禍的苦主。他去年跑到西平縣呂店鄉張于莊,認識了一對年僅25歲的新婚夫婦,丈夫張巧良患上氣管癌,他陪着這家人跟進治病療程,年輕的丈夫病情進展良好,怎知治癒一個月後卻又復發,旋即去世,遺下快要臨盆的妻子,這個活生生家破人亡的慘劇,他說是水源污染帶來的禍,「地下水打上來很清,但放上三天後,水下層的顏色和河裏的顏色是一樣的。」
環境污染背後涉及不同利益集團,既各師各法巧取豪奪,也一起把大地資源分贓,齊齊剝削無權無勢的老百姓。不代表任何單位或媒體的盧廣,被形容是掛着一個「黑鏡頭」的判官,他最常掛於口邊的說話是:「我是一個環保志願者。」可幸這位志願者穿鄉過省,總能取信於當地人,懷着披露實況才能帶來改善的想法,協助他尋找及發掘到一個又一個的環染真相。只是揭露瘡疤的人,總要面對重重的關卡阻撓,他說要揭露真相就要非常手段,偷拍固然不能避免,偶爾被纏上了,便要動動腦筋,想法子全身而退。
盧廣現時定居北京,前年拍了一輯《奧運改變中國》的系列圖片,說到相中的北京總是藍天白雲,他臉上流露一個沒相干的微笑,叫人心領神會。
不過,他承認一直沒有來自官方的壓力,威脅喝停揭露環境污染的真相。「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也很重視,地方領導更不願見到污染情況。」現實中也得承認,要重新挽救環境,難度很大,不過他笑言今日中國有技術、有資金,要彌補過去幾十年破壞環境的錯,長遠還是可以辦到的,短線必須檢討環保法例,大幅提升污染者罰則。
望當權者正視解決問題
去年將一系列作品合成圖輯《中國的污染》,獲頒發美國尤金.史密斯人道主義攝影獎,這個獎項是表揚立志以「人道主義為主題,反映現實生活」的攝影師。能夠成為中國大陸首個得獎人,盧廣興奮之餘,慶幸名氣未有為他的工作帶來負累,「記錄對我來說是第一位的,我先把這個事情記錄下來。」
圖片最終能否成功發表、或是參賽是否獲獎,都是日後的事情。當然,他最大的心願還是圖片透過媒體或網絡發表以後,地方政府或當權者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願意正視及解決問題,為大地療傷,把傷疤撫平。
記者 蔡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