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農行只宜長線投資 - 熊麗萍

投資萍語:農行只宜長線投資 - 熊麗萍

港股於上周一出現近期罕有的急升及大成交,當中關鍵就是人民銀行發表有關人民幣滙率的公佈,但由於欠具體內容,大市升勢未能持續,惟下跌壓力亦不大。
大家入市意欲不高,即使已在高位21000點邊沽貨,亦欠缺足夠水位低吸。事實上,影響今周大市表現的因素實在太多,G20會議在人民幣滙價及歐美國家對退市、減債的討論結果,對歐美、內地及港股影響大。另一方面,本周二期指結算,周三則是半年結,以及美國經濟數據,均足以令大市走勢轉趨波動。
回顧恒指由近周低位反彈至接近21000水平,反彈已逾一成,再進一步推高大市作粉飾櫥窗的需要性料不大。反正由19000點水平逐步上升,其實已是粉飾櫥窗的動作。
若G20會議有好消息,好友有藉口將恒指推升至21000點,而市場或為農業銀行(1288)招股營造氣氛,令大市調整至20400點有支持。
內銀股近期仍保持偏強走勢,不論是半年結抑或農行招股的效應,大家可趁機調整內銀股的投資組合。
雖然農行H股在本周三才正式招股,但筆者已接獲不少查詢,究竟是否值得認購的問題。其實,大家從農行的名稱已應對其業務及客戶對象有基本了解,而過往的壞賬及不良資產問題亦已在上市前整理好,因此現時主要考慮因素是未來前景及定價。

估值有一定吸引力

筆者認為農行透過上市獲得資金,將可加快未來業務發展,並可透過與國際市場接觸,加強管理及風險之認識,使該行能真正把握三農政策帶來的空間,而按目前擬定招股價2.88元至3.48元計,相當於今年市賬率1.56倍至1.77倍,估值有一定吸引力。惟業務發展需時改善,故雖具中長線投資的認購價值,但對短線客而言則欠吸引力。其實不少投資者對內銀股有一種情意結,手上或已持有多隻內銀股,筆者認為農行定價有吸引,大家亦可考慮,減持估值已高的交行(3328),又或在4大國有商業銀行當中,保留建設銀行(939)及認購農行,避免將資金過份集中於內銀股身上。
筆者持有建設銀行股份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