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2.5萬元、月入約1萬元銷售員,冀9年後置業及結婚,目標樓價350萬元。理財專家指出,置業需符合能力,需調整目標樓價,並且運用月剩投資。由於投資經驗不足,宜買追蹤指數基金及一籃子基金,分散風險,博取高回報。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鑑章
高先生收入主要來自銷售佣金,月入萬餘元,之前胡亂花費,是典型「月光族」,即使現已控制開支,但尚欠約9000元信用卡購物分期付款。他計劃9年後結婚,估計使費約25萬元,同時希望置業安居,目標物業樓價約350萬元。CFP認可財務策劃師李朗溢表示,假設付兩成首期,涉資70萬元,餘額向銀行貸款,如實際按息2.5厘,分30年攤還,月供11063元(表1),以高先生目前入息,將入不敷支。
即使將目標樓價降至150萬元,兩成首期需要30萬元,餘額120萬元借按揭,同樣以實際按息2.5厘計算,分30年攤還,月供4741元,若保持現時財務狀況(圖1),供款會十分吃力。所以除非收入有所增長,或夫婦共同分擔,否則宜延後置業計劃。
李朗溢建議,高先生檢討個人財務狀況,預留半年生活開支,即4.2萬元作應急錢。按現時積蓄,尚欠1.7萬元,每月從盈餘中撥出,假設每月剩餘3000元,半年時間可儲夠。當儲夠4.3萬元應急錢後,才開始逐步實踐目標。建議將每月盈餘投資股票及基金,月供3000元,如預期年回報有9%,9年後得45.72萬元(表2)。
供完信用卡分期後,可將每月增加的盈餘加碼供股票,令投資回報增加6.39萬元,至56.41萬元,勉強可應付首期置業首期,及25萬元結婚使費。不過,置業有其他雜費支出,如佣金、印花稅等。此外,若按揭成數高於估值七成,要購買按揭保險,以樓價150萬元、貸款八成計算,按揭保費1.98萬元,雜費約4萬元,可藉按揭現金回贈及縮減結婚使費應付。
個案
讀者:高先生
年齡:21歲
職業:銷售員
月入:約1萬至1.2萬元(已扣強積金)
支出:7000元
資產:現金2.5萬元
負債:9000元(尚欠18期供款,每月500元)
目標:9年後買樓結婚,樓價約350萬元、結婚支出預計25萬元
投資建議:投資經驗淺 籲買ETF
高先生年紀尚輕,加上有多年時間實踐目標,故應可承受較高風險,建議他選擇進取型投資組合,爭取較高回報。李朗溢建議月供股票及基金,由於股票行情較容易掌握,可佔投資組合較高比例,基金則可選擇一籃子地區或公司,分散風險,股票與基金投資比例約為2比1(圖2)。
中國經濟較歐美穩定,加上市場憧憬人民幣升值,中國概念股上升潛力較高,但高先生沒有投資經驗,建議投資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如盈富基金(2800)及安碩A50中國(2823),前者追蹤恒指走勢,後者則追蹤新華富時中國A50指數,兩者均可捕捉大市升勢。
基金方面,因市場預期投資歐美回報不太理想,可將焦點聚焦在亞太地區及新興市場,如金磚四國、東歐等,但風險亦較成熟市場高,因此應避免投資單一國家。
理財疑難專家幫你
如果你在理財路上有任何疑難,歡迎你寫信來,只要你寄來的資料夠詳盡,並附上聯絡電話,理財版會幫你安排與理財專家面談,免費為你度身訂做更適合你的投資組合。
傳真:23703886;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郵寄: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八號《蘋果日報》二樓理財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