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峯會前夕 歐美退巿策略南轅北轍IMF:各自為政拖垮全球經濟

G20峯會前夕 歐美退巿策略南轅北轍
IMF:各自為政拖垮全球經濟

20國集團(G20)峯會,今日(周六)在加拿大多倫多展開一連兩日會議。G20前年臨危受命,齊心應付金融海嘯,今日危機稍歇,G20進入十字路口,歐美在減債和繼續刺激經濟各走各路,在銀行資本水平等監管問題有分歧。IMF警告,G20如各自為政,將對全球經濟和就業造成巨大損失。

G20峯會舉行前,八國集團(G8)昨天在多倫多以北的亨茨維爾(Huntsville)召開峯會。金融海嘯後,較有廣泛代表性的G20取代G8,成為全球經濟金融政策最高協調機構,在之前三次峯會,G20同心大開水喉救市,投入5萬億美元(39萬億港元)刺激經濟、提供緊急貸款和銀行擔保後,令全球經濟避過大蕭條,卻令各國債台高築。歐洲多國爆發債務危機,歐盟都推行緊縮政策,削政府開支減債。
歐洲委員會主席巴羅佐(JoseManuelBarroso)表示,歐洲再也承擔不起先使未來錢,必須整頓財政預算,才能重建經濟增長的信心。歐盟常任主席范龍佩(HermanVanRompuy)表示G8峯會的主題是「增長和信心」,旨在討論世界經濟形勢。他指各國復蘇速度不一,但整體進展比預期好,「恢復預算政策的信心可與增長策略攜手並進」。

美憂退市太快致雙底衰退

美國卻擔心全球經濟復蘇未站穩陣腳,歐洲如退市緊縮得太快,會造成雙底衰退。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Obama)前天重申要繼續開水喉,確保增長持續,不點名指德國和中國這些「有盈餘國家」,必須設法刺激增長。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Merkel)卻表明會堅持二戰後最大削開支計劃,指德國着重財政紀律和經濟效率的模式是正道,她預計峯會對這問題將有「激辯」。
除了退市,G20還有大量未完成工作,包括為銀行資本水平尋求共識,以及協調各國的加強金融監管方案,新課題是對銀行和金融交易開徵新稅項,以支付應付金融海嘯的開支,美、英、法、德都支持新稅,加拿大、俄羅斯、中國、印度和澳洲卻反對。

示威者認為G8和G20國家都是霸道強權。路透社

無協調將令全球損失31萬億

東道主加拿大相信這分歧只屬「枝節」,預料G20不會全體支持徵新稅。更急需化解的是銀行資本水平問題,歐洲國家不想水平訂得太高,造成銀行集資壓力,訂得高就要設緩衝期;加拿大和南韓等銀行資本水平較健康國家,則希望達到高資本水平要求國家可免收緊監管。
IMF會前向G20領袖發警告,指各經濟大國的經濟金融政策如無共識,將造成巨大損失,有協調和無協調在經濟產出的差異,多達4萬億美元(31.2萬億港元),亦會令全球損失3,000萬個職位。
美國財長蓋特納(TimothyGeithner)昨淡化歐美的退市分歧,指雙方共同點比分歧多,又轉移視線指歐洲可透過經濟結構改革,提高經濟增長。首次出席G20峯會的英國新首相卡梅倫(DavidCameron),亦強調峯會重點非「財政政策爭拗」,而是復蘇策略,以及在監管方面尋求具體共識,以免峯會流於「口水會」。多倫多峯會在監管方案磋商方面仍屬中途站,期望11月南韓首爾G20峯會達成最後方案。美國《華盛頓郵報》/路透社/法新社

多倫多警方在加拿大國家電視塔一帶市中心佈下銅牆鐵壁,防止示威者接近會場。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