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網電視(IETV)的概念其實不新,早於12年前,微軟收購WebTVNetworks變成今天的MSNTV,提倡毋須電腦亦能上網,正是聯網電視的雛形。但輾轉多年,MSNTV沒有很普及,電視機依然由電視台頻道主導。這趟Google出招,又有甚麼撒手鐧?
並不像MSNTV或蘋果電腦後來推出的AppleTV,GoogleTV沒有硬件,它是一個開放的作業系統平台,任何的硬件商,例如電視機品牌或機頂盒,都可以在產品內免費安裝GoogleTV系統。本報記者在六月初Google於東京舉辦的TheScienceofSearch活動目睹產品示範,GoogleTV可以安裝於電視機、藍光光碟播放機、機頂盒等不同硬件,但Google不會參與硬件生產,目前也沒有自行銷售的計劃,料今年秋季在美推出。
Google策略不沾硬件
站在產品角度,GoogleTV與過去的聯網電視最大的分別,除了介面以搜尋為設計基礎,更將最新的搜尋技術應用於GoogleTV,舉例手機語音搜尋,用戶能直接對Android手機說出關鍵字,然後在電視機上看到符合搜尋的電視頻道、電視節目、YouTube短片、Android軟件或網站,打破人手遙控電視的傳統。截至目前為止,Google語音搜尋已支援英語、普通話和韓語。此外,只要在智能手機安裝軟件,用戶亦可以利用自己的iPhone、Android手機遙控GoogleTV。
看準40億電視用戶市場
以上的一切技術和方便,全由Google免費提供。問題是Google怎樣賺錢?答案是:「廣告。」作為Google幾乎唯一的收入,廣告是Google最想多元化的業務。過去Google曾小規模試驗推行電視廣告的可能性,而且即使不考慮電視廣告,以全球40億電視用戶的規模(互聯網及流動電話用戶分別為10億和20億),也足以使Google的原來的廣告產品Adwords和Adsense迅速增長。
SteveJobs曾公開表示AppleTV所以未能普及,在於「沒有人願意付錢買機頂盒。」Google秉承Android的開放平台策略,邀請整個電視業界聯盟合作,很可能較AppleTV的包攬軟硬件開發的做法容易成功。目前GoogleTV的合作夥伴包括SONY、Logitech和Intel。
此外,有分析報告預計未來3年,聯網電視將佔整體電視機出貨量的三分之一。
電訊商有難 半導體業得益
長久以來,電訊商或有線電視作為最大的內容聚合平台(ContentAggregator),一直支配付費電視市場(如nowTV和有線電視),但隨着寬頻技術的提升,通過互聯網直接入屋電視服務應運而生,例如GoogleTV、iTunes及hulu.com能夠繞過電訊商,直接與電訊商提供的收費頻道競爭。另一方面,越益普及的聯網電視和短片網站,會繼續刺激對頻寬(Bandwidth)的需求,帶動住宅寬頻市場的競爭,導致面臨競爭的老牌電訊業者如中華電信,需要投資升級網絡基建。另一方面,由於聯網電視系統需要更多記憶體、中央處理能力及網絡接口介面,相信將替半導體供應商帶來強勁的增長潛力。
《科技網絡》版逢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