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岸間近年最重要的經貿協議──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雙方都降低金融業入場門檻。其中令台灣金融業滿意的,是雙方銀行辦事處升格為分行的等待期為1年,台灣銀行可承辦人民幣業務的等待期亦同時縮短。
記者:謝媛彰 呂雪玲
建設銀行(939)行長張建國表示,該行不排除以任何形式投資台灣業務,包括入股當地銀行。
在證券期貨上,亦可透過QFII(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加快兩地的投資互動。而台灣寶來證券已乘着ECFA的利好氣氛,與中國券商銀行證券簽訂雙邊業務合作備忘錄,在兩地的證券業務上攜手合作。
加快銀行辦事處升格分行
兩岸終就ECFA早期收成內容拍板,台灣業界認為這份早收清單對銀行業的優惠最多,內容有八成符合預期。早收清單有關金融業的部份,中國對台共有6個項目開放,而台灣對中國則有1個。除比照中國與香港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外,台灣銀行業在中國設立代表處1年以上,可申請設立分行或子行。在中國的地區分行及子行設立滿2年,並且在提出申請前1年獲得盈利,可申請經營人民幣業務,內容還特別加入了台灣銀行業分行或子行設立滿1年且有盈利,則可承辦台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
不僅如此,台灣銀行業在中國可申設專為小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專營部門。中國對台開放的項目,還包括若台灣銀行業申請在中國中西部、東北部開設分行,將會為銀行設立「綠色通道」,在審批上給予優惠,對於銀行盈利資格的審查,也會採取多間分行業績作整體審核。其他優惠包括銀行在上述等地開始的辦事處升格後,將可以同時在上海及成都申設分行。
寶來證券夥銀河進軍內地
對證券業的開放上,中國會盡快將台交所、期交所列入中國允許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投資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所名單,並會簡化台灣證券從業員在中國申請和取得執業資格的程序。至於台灣對中國開放的部份,包括中國的銀行辦事處升格為分行的等待期亦是1年。
而台灣對中國其他承諾的項目,包括開放台灣的電影市場、服務業以及運動休閒產品等市場。
外界認為台灣銀行苦候多年,終於能進入中國市場。不過,分析指台灣銀行業在時間上比其他外資銀行已落後很多,要急起直追增強競爭力才是辦法。而且,雙方簽署協議後亦須台灣立法院同意,何時可以開始生效仍存變數。
張建國稱,內地銀行投資台灣可循三個途徑,包括參資入股、設立合資或全資子公司,及開設自己的分行。而寶來證券與銀河證券昨簽署備忘錄,顯示台灣券商乘ECFA之勢積極在中國市場上插旗。
兩岸ECFA證券期貨協議
中國規定:大陸QFII門檻(管理基金淨資產50億美元、資本額3億美元)
修改後:台灣7行申請大陸QFII資格,大陸將盡快審核
中國規定:QDII投資金融衍生商品名單過窄
修改後:台灣證交所、期交所的金融衍生性商品納入,如權證等,讓大陸QDII可投資台灣產品
中國規定:證券人員證件資格
修改後:台灣證券從業員登陸申請資格簡化,如考試減免等
中國規定:會計師停留時間僅半年
修改後:會計師做臨時審計業務的停留時間延長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