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特點為對稱發病,可表現為丘疹或水疱,或皮膚乾燥脫屑。一般濕疹雖無傳染性,但由於濕疹經常反覆發作,病程較長,並且非常痕癢,故濕疹對患者造成極大困擾。
中醫對濕疹的治療是按不同病證表現制訂相應的治療原則,如患者皮損以丘疹或水疱為主,伴有滲出糜爛時,治療上會以清熱利濕為主,包括土茯苓、馬齒莧等;如皮損主要為皮膚乾燥脫屑時,則治療會以滋陰潤燥為主,包括地黃、麥冬等,不同分型的濕疹可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必須避免接觸致敏源頭
臨床觀察濕疹的起因常與引致過敏的物質有關,如塵蟎、花粉、海鮮、花生、牛奶等,當患者接觸致敏物質後病情加重,故濕疹患者必須避免接觸引起過敏的源頭,如對塵蟎過敏時,患者家居應注意清潔衞生;如對部份食物過敏時,應盡量戒吃引起過敏的食物,同時飲食亦宜清淡,忌吃辛辣、飲酒,否則可能加重病情;洗澡時應注意水溫,切勿以熱水燙洗,否則會刺激皮膚而使痕癢加重;同時也須注意休息,作息定時,保持心境開朗有助於減低濕疹的病情。
經常遇到濕疹患者服用中藥治療後,症狀得到明顯改善時,卻又忘記戒口,令病情再度加重,前功盡廢。所以,濕疹治療雖然中醫有法,但同時必須得到患者的配合,盡量避免接觸引起過敏的物質,方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撰文: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駐診中醫師 談依菱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