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大學」 - 李純恩

「可怕的大學」 - 李純恩

廣州《新周刊》最近一期的封面專題很刺激,叫作「可怕的大學」。
大學有什麼可怕呢?
《新周刊》列出了三十個令中國大學可怕的原因:
校長官員化、行政官僚化、評估泡沫化、建築浮誇化、人際厚黑化、排名黑幕化、資源集權化、招生產業化、擴張盲目化、文憑貶值化、財政腐敗化、監督無力化、授課形式化、學術邊緣化、科研虛偽化、精神犬儒化、姿態保守化、文化表面化、教旨雷同化、大綱統一化、設科短視化、教授娛樂化、學者江湖化、教師妖魔化、學生墮落化、學社商業化、作弊正常化、情愛遊戲化、暴力頻繁化、心理危機化。
據報道,以上之「三十化」,是如今中國大學的普遍毛病,這麼多毛病不是出現在一所大學裏,而是所有大學裏,令人看了,真替今日中國大學生和他們的父母擔驚受怕,這哪是把孩子送去上學,簡直就是把他們推下火坑。
實情是否如此可怕,身在境外沒有切身體會,但專題報道收集的證據,實在看得人心驚肉跳,什麼北大、清華,都不例外。
香港的大學又如何呢?我想雖不至於那麼離譜,但從中找十個八個「化」,對號入座,局中人或許也有共鳴。
做這樣的專題,需要宏大的視野,不是光有一顆控訴之心就可以成事的。這樣的視野,在香港的芸芸周刊雜誌中,是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