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民處理海鮮要小心,衞生防護中心公佈本月第二宗食肉菌感染個案,患者在家中劏蟹時弄傷左手中指,兩日後發燒及左腿腫痛,入院截肢保命,化驗證實感染創傷弧菌(圖)。傳染病醫生指,食肉菌雖然是從手指傷口進入身體,但可隨血液循環到達腳部始發作。
血液含創傷弧菌
新一宗個案的患者是一名69歲男子,居於深水埗,本月16日在家劏蟹時弄傷左手中指,兩日後開始發燒及左腿脹痛,翌日進入明愛醫院治療,並於即日接受手術切除左邊小腿,現時情況嚴重。化驗顯示血液樣本含創傷弧菌,與患者同住的家人並沒有出現病徵。今年已累積三宗創傷弧菌感染病例,上一宗個案患者需切除雙腳小腿保命。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食肉菌可隨血液循環游走全身,但較大可能在手及腳發病,「食肉菌會去到覺得最合適嘅地方滋長,可以由手指去到腳先至大量繁殖」。他指,食肉菌會釋放大量毒素,阻礙血液循環,令血液無法到達附近的肌肉而壞死。除了在家中處理海鮮外,夏季不少人參加水上活動,也有機會被海膽或蠔殼所傷感染食肉菌。
市民一旦被海產所傷,勞永樂建議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傷口,令皮膚表面的細菌大減,再以消毒劑徹底清洗傷口,並盡快包紮傷口。也要密切注意身體變化,例如傷口或其他肢體有否嚴重腫痛,或傷口變瘀紅色,若再加上發高燒及全身乏力等症狀,需盡快求診,因病情可於一至兩日內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