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元凶 人類乳頭瘤病毒突襲全球罕見 男子HPV上眼致癌

子宮頸癌元凶 人類乳頭瘤病毒突襲
全球罕見 男子HPV上眼致癌

【本報訊】常見引致子宮頸癌的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簡稱HPV)也可致皮膚癌。一名到明愛醫院求診的男子疑因HPV上眼,眼瞼長出一顆1.5厘米大的癌瘤(圖),阻礙視線,須以手術切除;眼科醫生指,這名男子是亞洲區首個疑HPV上眼致癌的個案,同類個案全球只有三宗。 記者:陳凱迎

根據明愛醫療於醫學雜誌《眼科美容和整形手術》最新刊載的文獻,上述72歲男子患有慢阻肺病,煙齡達50年,05年11月到該院眼科部求診。男子當時稱,數年前左眼瞼出現一個隆起的黑色皮膚組織,一直不痛不癢,其體重亦無驟降,求診前兩周隆起的組織卻突然增至1.5厘米乘1厘米大,影響視線。
醫生最初診斷為良性皮膚疣,遂替他以手術將組織切除,但由於組織太大,需切除部份眼瞼皮膚,並要進行植皮手術作眼瞼重整,結果遺下2厘米大的傷口。經化驗後,證實眼瞼的組織屬惡性癌腫,於組織內亦發現有HPV存在,疑因HPV感染眼瞼皮膚導致癌腫出現;該男子術後康復良好,並無復發。

亞洲首宗病例

明愛醫院眼科部醫生麥兆婷表示,已知的HPV有70多種,除可致子宮頸癌外,感染身體其他組織,同樣可以致癌,但眼部皮膚受感染相當罕見,全球至今只有3宗,該名男子更是亞洲首宗病例。
麥兆婷指,受HPV感染所致的眼瞼腫瘤,表徵易與良性皮膚疣混淆,癌細胞擴散的風險雖不大,但腫瘤卻會越生越大,影響患者視線,更會局部侵入眼皮組織,「到時要做好大嘅手術先可以切走粒腫瘤,手術風險都會因應增加」。良性疣也存在突然惡化變成癌腫的風險,麥兆婷提醒市民一旦皮膚疣突然變大,或出現流血及流出不明分泌物的情況,便代表組織已在悄悄惡化,應及早求醫。
至於接種可預防感染HPV的子宮頸癌疫苗,能否同時避免其他組織受HPV感染?麥兆婷指,可致子宮頸癌的HPV,只屬HPV家族的其中數種,注射疫苗只可以預防感染幾種病毒,其餘幾十種都仍機會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