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著名學府中國人民大學(人大)發生洩漏港人資料事件,載有17名本港教師個人資料的文件檔,被發現上載至人大的辦公室伺服器內,只須在網上搜尋器輸入老師名字或所屬學校,即能瀏覽眾老師的身份證號碼以至對何種食物敏感的紀錄。據了解,眾人曾參加人大承辦的交流活動,提交的資料卻未有銷毀,估計個別教師資料已在網上流傳經年。 記者:夏志禮
本報日前利用搜尋網站Google找到該文件,檔內有17名來自本地13間中學的教師資料,除教師的聯絡電話、身份證及護照編號等資料外,還包括配偶資料、個人專長以至身體狀況。記者利用資料聯絡其中兩名教師,二人均對記者來電表示驚訝,其中一名男教師表示,3年前曾參與一項由人大承辦的交流團,擔任學生領隊,當時曾向教育局提交類似資料,「好驚!大學點可以放晒我啲資料上網,分分鐘擺咗成3年喎,乜嘢都可能發生。」
受害人曾參與交流活動
記者再致電人大留學生辦公室,對方表示文件所在網站並非人大所設,「前面的網址是對的,但我們沒有這個"/backup"的部份。」要求記者提供相關文件供其上級查閱。翌日對方改口,表示該網站確屬人大,文件已從網上刪除。記者追問外洩原因,對方支吾以對,「我們也不大清楚……」再問他們是否連自己學校的備份網站出了問題也不知道時,對方答:「可能是吧。」
教育局發言人回應,自04年起舉辦由人民大學承辦的「香港領袖生獎勵計劃:國情教育課程」活動,教育局收集教師資料後交人大作紀錄。局方知悉外洩事件後,已即時聯絡人大刪除資料,同時通知網絡搜尋器公司將資料刪去。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發言人表示,《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只適用香港,如涉事機關位處內地則不適用。
用網絡文書工具易出事
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經理古煒德相信,文件可能經網絡文書工具備份,結果紀錄殘留互聯網而出事,「市民家好鍾意用呢啲網上工具,貪佢夠快夠方便,但係個網站分分鐘喺你唔知情嘅情況下自動紀錄備份,結果搜尋時只要稍為符合條件就可以搵到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