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明愛低估失硬碟嚴重性

員工:明愛低估失硬碟嚴重性

【本報訊】明愛醫院載有3,000多名病人資料的電腦硬碟被竊,院方卻在事發8日後才公佈事件,有醫院員工爆料,院方得知硬碟不翼而飛後,嚴重低估事件,「諗住自己閂埋門搵就算」。據本報了解,該院將事件呈報醫管局時,初時只稱遺失電腦組件,並無提及涉及遺失病人個人資料,圖淡化事件。

「諗住閂埋門搵就算」

明愛醫院上周五晚發出新聞稿,指該院一個載有3,000名眼科病人個人資料的電腦硬碟懷疑被竊,院方在本月10日已發現事件,因需時調查,故事發8日後公佈。
然而,有醫院員工向本報透露,明愛其實早在本月8日下午,已得悉有電腦硬碟失蹤,卻低估事件的嚴重性,「以為只係電腦部自己調亂咗」,又認為放置該電腦硬碟的房間有鎖,「諗住自己閂埋門搵就算」,結果遍尋不獲後,才決定上報醫管局。
據本報了解,明愛在6月17日才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英文簡稱「AIRS」),將事件通報醫管局,但當時只稱「有電腦組件遺失」,未提及當中載有3,000多名病人的資料外洩,似乎有意淡化事件,翌日仍未尋回硬碟,才報警並向總部交代詳情。
明愛發言人回應時拒絕透露,向總部通報時,有否提及事件的嚴重性,指通報內容屬內部資料,拒絕公開,又稱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將事件通報總部時,已提交當時掌握的所有資料,期後再作補充。

事故通報制度變僵化

該院由周一開始通知遺失個人資料的眼科病人,但發言人表示,要需時一周才能接觸所有受影響病人,該院未能交代受影響的病人涉及在哪些年份求醫的病人,強調至昨日仍未收到病人就事件投訴。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主席張德喜批評,對明愛表現及事後足足一個星期才通知受影響病人是「不能接受」。醫療政策評議會召集人郭家麒就認為,公立醫院有必要將每件事故經AIRS通報總部,「唔講就會變成隱瞞」,但通報制度變得僵化,醫院員工將事件通報後便不了了之,無設法解決問題及檢討,結果遺失病人資料事件一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