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約堡的兩個球場中,足球之城有種遙不可及的感覺,因為它位處一個尚未開發的區域,揸車去到最近的位置還起碼要步行30分鐘,沿途風沙四起,你可以想像那是一個不太爽快的經驗,萬一你打算來看決賽的話,記緊搭火車,可以直達到球場門口,但只限有票者才能上車。所以雖然足球之城很漂亮,尤其是晚上,但觀光客欠奉,不似得當年京奧,鳥巢和水立方遊人眾多的場面。
艾利斯球場夠親民
另一個在約堡的球場——艾利斯球場,規模不及新起的足球之城,但也有輝煌歷史,南非欖球隊15年前在此主場拿下世界冠軍,堪稱福地。艾利斯球場位處城市之中,感覺就親民得多,旁邊是民居和商業區,所以比賽前後都熱鬧得多,球場外兩分鐘路程就有個批發貨品的中國城,由香港人主理,可見香港人做生意揀地點果然有一手。
昨晚在艾利斯公園看西班牙圍剿洪都拉斯,一開波就佔盡優勢的西班牙,最後只入兩球確令人失望一點;反而一心只求輸少當贏的洪都拉斯,態度還令人欣賞,相當有自知之明,也不用落得北韓一瀉如注的下場。
泰利比謝拉特更有隊長feel
近距離觀看西班牙,感覺他們與阿根廷就如失散多年的兄弟兵,大家都喜愛控球在腳,都是短傳入滲,都是義無反顧的主動,也擁有某程度保證的前鋒。毫無疑問從欣賞指數來看,西班牙和阿根廷肯定是最高,所以也有不少球迷希望好睇的球隊可以入決賽;但這個想法要實現的話看來不易,因為今屆好幾場賽事已證明防守第一有市場,你有你娛樂觀眾,我有我賽果行先,道不同,是唯美派與實用派的鬥爭。
現場睇波,除了感受氣氛之外,最愛是觀察球員無波在腳時(沒有上鏡時)的表現,而隊長通常都有壓場的作用;在睇過的賽事中,有4大隊長,其中泰利最有感染力,sorry,我知謝拉特才是新任隊長,但以隊長的標準來看,他又太過滾水淥腳了;盧斯奧在巴西指揮若定,但也沒有泰利的氣定神閒;至於沙維,說話不多但控制球隊節奏一流,能夠成為隊長是因為他的腦筋而不是身形;還有馬斯真蘭奴,老馬找他做隊長,除因為對手怕他外,自己人看來也驚他三分,夠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