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幣滙率繼前日創出滙改以來新高後,昨早段曾進一步爬升至每美元兌6.79元人民幣,惟走勢隨即逆轉,並重返6.8算。市場傳言指內地大型國有銀行大手買入美元,以沽出人民幣,令人民幣最低跌至6.8229,按日跌0.37%,為08年12月以來最大跌幅,以傳達人民幣並非只升不降訊息,體現人行口中的「彈性」實屬可升可跌機制。
恒生投資服務公司首席分析員溫灼培指出,人民幣升值基於兩個理由,一是政治壓力,二是人民幣緩升可紓緩對入口通脹的憂慮,然而基於作為中國貨物主要入口國的歐洲經濟積弱,難期望人民幣大升,加上升得太快,反惹大量熱錢湧入內地,故人民幣昨日的波動很正常。人民幣1年期不交收遠期合約收6.639,意味市場預期人民幣一年後升值2.39%,較前日估計的3.05%升幅收窄。
大行助拳 滙價體現可升可跌
內地昨日開盤的中間價為6.798,其後升見6.79算再創滙改後新高,惟收市報6.8129,單日跌0.23%,消減了前日的逾半漲幅。外電引述消息指出,有內地大型國有銀行買美元沽人民幣,扮演中央的「打手」,以局限人民幣的升幅。
一不願具名本港財資界人士認為,內地長遠無疑是要讓人民幣適當地升值,然而在現階段不會操之過急,不要期望看到人民幣一口氣衝高。該人士續稱,人民幣昨日回順,反映中央以實際行動表達人民幣能升亦能降,內地有他們自己的時間表,並非外來壓力可駕馭。
中國於上周末時表明重新啟動人民幣滙率改革,旋即重燃市場對人民幣升值憧憬,人民幣前日升穿6.82,創出05年滙率改革以來新高,單日升幅達0.42%,接近人民幣每日浮幅0.5%上限,惟昨日瞬即回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