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融海嘯催化人民幣邁向國際化,本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身兼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傑出研究員的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指,提高中港兩地在岸與離岸人民幣的流動性,將逐步拉動離岸的人民幣同業市場及業務發展。 記者:劉美儀
只要通過安全性及具透明度的風險管理安排,如確保在港擔任人民幣的清算行(即中銀香港),不會在境外額外創造貨幣並受人行有序管理,便可釋除內地對離岸市場擴展的憂慮。
看好港拓離岸中心
香港人民幣存款總額現僅逾700億元(人民幣.下同),相比在岸高達66萬億元的存款規模,離岸佔比僅約0.1%,滄海一粟,他強調離岸市場的存在,絕不會對在岸市場「喧賓奪主」(thetailwaggingthedog),故他呼籲各界對離岸中心未來業務發展,可放下疑慮,只要通過安全管道,目前個人居民每日兌換2萬元人民幣的限制,亦可取消。
清算行中銀香港(2388)目前通過深圳人民銀行清算平台,已在人行設立賬戶,理論上任何清算行,均可向參與結算的成員行,透過購入資產並直接「打大」對方戶口結餘,從而創造貨幣。任志剛對本報解釋,若人行擔心作為商業銀行的清算行,離岸創造貨幣,可限制清算行在人行戶口結餘,不可低於參與行在清算行戶口總結餘,換言之,限制離岸創造額外貨幣,但他強調目前本港人民幣業務規模仍有限,無必要作即時安排。
倡推廣人民幣股票交易
身兼中國金融學會執行副會長的任志剛,出席中大金融研究所成立儀式時,勾劃出人民幣離岸與在岸市場互通結合的理想藍圖,他認為模式精髓,在於參與銀行只要能在離岸市場,妥善處理好本港人民幣業務運作,便應放心讓其盡量拓展,猶如目前銀行營運外幣業務一樣。
除本港居民外,他指設置每日上限的兌換服務,亦可延伸至非本地居民及企業,金融中介機構如證券行可在銀行開立人民幣賬戶,以進一步推廣人民幣股票交易等領域。
他笑說,以其了解,內地不少主管金融政策的官員,對有關觀念均表贊同,但亦有意見基於保護出口及政策考慮,可能需要時間建立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