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令部份熱錢流出內地。據人民銀行公佈,今年5月外滙佔款增加1315.64億元(人民幣.下同),餘額達20.48萬億元,但5月份外滙佔款增速較首4個月明顯放緩,按月跌54%。
外滙佔款增加1316億
路透社引述市場人士稱,5月份外滙佔款遠低於當月外貿順差(195億美元)與外商直接投資(81億美元)之和,是今年首次出現,顯示在歐洲主權爆發危機,以及美元成為避險貨幣期間,中國也出現一定程度的資本外流迹象。中金報告指,近期銀行間流動資金出現緊張,增強人民幣滙率彈性,有利於避免大量熱錢流出內地。今年以來,外滙佔款居高不下。根據人行公佈的數字,今年1至4月,外滙佔款共增加10341.23億元,截至4月底,外滙佔款餘額達20.35萬億元。1至4月各月外滙佔款分別增加2981.67億、1794.96億、2701.5億和2863.1億元。
中信證券指出,外資流入減少,是由於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放緩,又因為近期很多海外基金看淡中國市場所致。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在過去的數周,與50多位歐美和亞太地區機構投資者的接觸發現,對於中國經濟前景,短期謹慎中長期樂觀的投資者約佔65%,無論短期還是中長期都非常悲觀的約佔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