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承諾會逐步增強人民幣滙率彈性,市場憧憬人民幣升值會令亞洲國家率先受惠,刺激亞洲貨幣全線走高,當中韓圜表現最勇猛,創近14個月最大升幅,馬幣亦升至近兩個月高位。分析員指,人民幣升值有助促進亞洲區經濟及貿易發展,加上亞洲央行干預壓力漸減,除推動亞幣繼續上漲外,甚至有機會掀起亞洲資產升值潮。
市場憧憬人民幣升值會推高中國市場需求,利好區內出口業,帶動追蹤亞洲區10隻最活躍貨幣(日圓除外)的亞幣指數昨升至111.97,創1個月高位。瑞銀外滙策略師Idris表示,人民幣升值增加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當中韓圜、印尼盾及新台幣升值潛力最大。
韓圜曾升至1169.45兌1美元的一個月高位,在首爾收市升2.61%,兌每美元收1172韓圜,為去年4月底以來最大升幅。分析員稱,韓國經濟強勁,加上當地政府暗示準備加息,預計韓圜兌每美元會升至1120。
穆迪調高評級印尼盾升0.9%
印尼獲評級機構穆迪將評級由穩定調高至正面,亦為印尼盾升勢推波助瀾,印尼盾昨升0.91%,兌每美元收9005印尼盾。
其他亞幣亦齊步走高,印度盧比、新加坡元及新台幣分別升1.1%、0.8%及0.6%,泰銖升勢稍遜,惟仍漲0.33%至六周高位。
滙商指泰國、台灣及韓國央行均疑似入市干預貨幣升勢,意味區內央行對本土貨幣升勢過急有戒心,有分析員相信,即使人民幣升值幅度有限,亞洲央行將減少干預。
麥格理資料顯示,自05年中人民幣滙改後,三年內,亞幣普遍升值7%至27%。亞洲開發銀行(ADB)早前亦稱,新台幣、馬幣及坡元幣值被低估兩成,菲律賓披索及泰銖亦被低估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