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政改滙改可真會改? - 丁世民

暢談滙債:政改滙改可真會改? - 丁世民

20國集團(G20)峯會舉行前,市場焦點突然由歐豬債務危機,轉移至人民幣的滙改消息身上。市場的反應對這個滙改機制改革十分正面,昨日所有高風險資產價格,彷彿全給注射了興奮劑一般,大幅漲個不亦樂乎,甚麼歐豬問題、美國就業及房地產兩大市場復蘇勢頭疲弱,及環球經濟增長嚴重失衡等負面因素,已給拋諸腦後。
不過,正如現時鬧得滿城風雨的政改一樣,眼見「起錨」變「拋錨」之際,民主黨弄個甚麼改良方案,頓然令局勢變得峯迴路轉。美國財長蓋特納日前才連續多天大嚷,中方的滙率政策窒礙全球經濟增長,給予中方的壓力甚大,但人民銀行這一着緩兵之計一出,美方不滿的聲音似乎紓緩不少。

人行說法似敷衍

人行宣佈進一步增強人民幣滙率的靈活性,內裏的重點包括:(一)不會進行一次性(大幅)調整;(二)以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三)目前人民幣滙率基礎,在進出口貿易漸趨平衡情況下,並不存在大幅變化空間;(四)對就業尤其服務業有利,可促使從簡單加工轉型為精細加工出口;(五)滙率政策不能解決經濟結構性長遠問題,中央政策在於加強人民收入、擴大內需。
字裏行間,配合觀察人民幣於4、5月份間,兌歐元及其他外幣升幅已逾10%,這個所謂滙改,看來似是文字遊戲,多過真正落實加快人民幣升值。
此外,中央亦重申對房價和通脹兩大問題的憂慮未除,表示仍需遏止快速上升勢頭。就環球經濟方面,中央仍相信經濟復蘇前景充滿變數,而主權債務風險,依然是全球經濟面對的重大潛在風險之一。
無論如何,所有高風險資產價格,包括股市、外幣和大宗商品,昨日經已明顯上漲至逼近一些重要阻力區間。倘若最新的升勢,是屬於緩步拾級而上,且基本面的利好理據,乃真正顯示出環球復蘇勢頭得到進一步穩固,筆者將會保持過去一個月的樂觀取向。
不過,觀乎市場升跌主宰着億萬元計的真金白銀,又豈是一句「增強人民幣滙率靈活性」、似是敷衍G20政客的說話,可以令投資氣氛忽然進入非理性亢奮,實在有點兒失去理性。

市場非理性亢奮

誠然,市場經常存在着失去理性的情況,這樣才可以令一般散戶陷入海市蜃樓幻象,胡裏胡塗輸掉了不少金錢。但恒指、H指、銅價、油價、澳元及南韓圜,全部急升至250日移動平均線之上,反而基本面最遜色的金價,卻依然故我持續創出歷史新高,即高風險及避險兩大資產價格均見造好。
這個世界真的有「雙贏」局面嗎?提防雞犬皆升,被人「搵丁」!

丁世民
敦沛期貨行政總裁